要看多大的孩子,认知属于理智脑,但生气的时候其实是情绪脑更活跃,孩子大可以讲认知,但也要取决于多生气,就像大人情绪上来跟他讲道理也不管用。
孩子容易生气,而且生气了特别难消退,我觉得可以有几个原因
①孩子渴望被关注
有的时候孩子希望通过生气来换得他人,尤其是重要他人的关注。
②孩子的情绪识别能力弱
很多时候那个心底里的情绪并不是生气或者愤怒,但是孩子很难识别,所以都用生气来表现这个情绪。
比如,老师冤枉了我,我内心特别委屈,但是我自己也没法识别出我的委屈,我只能识别出因为委屈而感到愤怒的情绪。
生气和愤怒一般都是次生情绪,原生情绪没有被消解,才会进一步产生生气。
怎么办?
作为父母可以在孩子生气的时候共情孩子,不过好的共情不是那么容易做到,尤其是爱生气的孩子,他们都比较敏感,如果父母能够共情的恰到好处,孩子就会感到自己被理解、被关注,那么他的次生情绪“生气”就很容易化解。这个需要父母能够理解孩子内心底层,就是生气下面一层的情绪是什么。
比如:孩子气呼呼的回来,说明明是同桌先跟我说话的,老师就单批评我上课说话,凭什么,我再也不想上学了!
孩子的愤怒显而易见,但是这个愤怒下面有委屈、有不平、似乎还有被针对的感觉、甚至还有想回避、不想面对或者“不知道如何面对一个针对我的老师”的无助,如果家长能把这些识别和表达出来,孩子就会觉得被理解、被接纳,生气就自然会消退很多。
【 在 guoqingji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切问题都是认知问题,改变孩子的认知,就像让他知道人生很长,不必在乎眼前的好处,他就从一堆普通孩子中脱颖而出了。是这样吗?
: 如果是,让他对那些不高兴的事不再那么在意,就解决了。
--
FROM 125.3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