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玩点游戏,还可以接受。吃过见过,你将来才懂得说不。
我相信很多网友身边都有那种大学时沉迷游戏而挂科太多被退学的人。我不知道有没有研究过这些人在上大学之前和游戏的接触史。盲猜可能有些人接触很少。上大学了,没人管了,就放飞自我了。人的自制力是有差别的,有的人以前没接触过,但真到了大学没人管的时候也能很好地节制自己。但,问题是,你知道你家娃是哪一款吗?
感觉,这有点像疫苗:小规模地接触,建立起免疫力,未来面对大规模的时候,能避免严重感染。人群中也有一些人天赋异禀,不用打疫苗,照样对某种病毒免疫。但,谁知道自己是哪种呢?感觉游戏也有点这意思。
当然那,到了初三还花很多时间打游戏,确实有点过了。
我小时候一二年级就跟同学进街机厅,当然是没钱,只看不玩的那种。后来到了四年级前后,又去,那是街霸2的时代(当时我第一眼看到的是屏幕上一个红衣壮汉在打木桶。懂的都懂。),那时我已经有一些零花钱了,不多,基本都花在这上面了。后来,父母为了不让我去街机厅,就给我买了小霸王。那时候,小伙伴们一到周末就拿着自己的卡带到某一家集合,一起玩,也是一种社交了。我的第2盘卡带还是六年级一次考试全科95+换来的奖励。再到后来,上了初中,还偶尔会去街机厅,但已经不那么上瘾了。一次考试,考得不错(重点班班级前5?),家长会后老师把我爸留下(当时我爸很纳闷,因为其他被留下的都是学习不好的同学,只有我是成绩靠前的。。。),老师跟我爸说我偶尔去打游戏的事儿,还说我的潜力还没发挥出来。后来,我也不知道怎么,就不去玩游戏了,可能是那句潜力没发挥出来起了作用吧?从那以后,我们班的第1就一直是我的了(除了初三寒假那次因为生病考了第2),直到毕业。再后来就是重点高中、985一路走下来了。大学里跟同学一起玩CS、星际1什么的,也都不上瘾,从没去网吧包过夜。网游从来不碰。该玩玩,该学学。我现在还偶尔拿出模拟器搓两把街霸2、KOF97什么的,但只是放松。
【 在 watership 的大作中提到: 】
: 难道真实世界中就没有更好玩的吗?有一次我们去朋友家,朋友家初三孩子经常打游戏学习不好。那天我们说别学习了,我们一起打升级双百分,两个娃加两个大人,打了一下午,开心死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开心的事情呀。
: 《制造白痴》可以去看看这本书。其实不止这本书,大量的研究都反应了玩游戏的代价。而玩游戏的获益是可以从其他活动中替代的,例如反应性
: 至少我看到的身边玩游戏的孩子,学业发展都不是很顺利。
--
修改:whx83 FROM 120.246.29.*
FROM 120.24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