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提前学数学
 两码事
基本的计算就是一遍一遍练的
这是基础
但是数学不只是这一部分
还有部分就不是一遍遍练能解决的
所以需要引导思维
这和一遍遍练习基础计算并不矛盾
只不过这部分好点的小学都会抓
回来也不用家长费心,找题练而已
不值得专门提
【 在 Real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直来,我最诚恳的建议就是
: 四则运算。。。
: 只可惜“引导思维”看起来更受欢迎
--
FROM 171.218.230.*
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类比开车
会开车的人和不会开车的人,
遵守规则的人和不守规则的人
发生事故的概率差别是两回事
大多数家长其实不具备教育娃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训练
连自己都没有对应的学习经验
靠想象去鸡,出问题概率就很大了
【 在 mytt 的大作中提到: 】
: 谁都觉得自己不是那个人。
: 但谁能保证自己不是那个人?
: 只有跳下去的那一刻,才知道?
: ...................
--
FROM 171.218.230.*
作为一个在大学教理科算是应用数学类课的老师
我想说下我的看法
数学比较麻烦的事包含不同的内容和技巧
概念,逻辑推理,计算需要不同的能力
数学的基本知识点一般很简单
然后需要简单题对概念全方位的了解
然后深入题同时锻炼计算技巧和概念应用
然后扩展题和其他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
而且这个过程也是需要考虑记忆曲线不能中断的过程
所以如何安排一层一层难度的联系和整个知识网络的交互
是数学类课程的难点
数学和英语不同的是,不同学生和老师
英语学习差别不很大,只要学就有
数学则是上面哪一环有问题就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的效率
所以数学很难用时间来衡量学习成果
有的学生光课上一半就掌握了
有的学生课下还花了三五倍的时间还没掌握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哦 那你定义一下“校内教育”
: 是你的1180个小时搞定高考的校内教育
: 还是每学期只学10小时就行的校内教育
: ...................
--
FROM 171.213.182.*
原理是一样的
只是这里学的主要就是花样技巧,而不是概念
对这些技巧的体系的总结,融会贯通
就是这里的核心
【 在 maxwell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 小学中学的知识都很浅显,考试纯粹是变着花样折腾。
: 而高等数学,不变花样大家都快哭了。
: ...................
--
FROM 171.213.182.*
就是没法像英语那样简单总结呀
英语是知识比较统一,可量化(不讲莎士比亚之类的)
而数学则是很杂很不连续不线性的
比如我觉得对高考有用的
我在九九表上花了多少时间?四则运算花了多少,因式分解花了多少,辅助线花了多少?
我在做感兴趣的智力题上花了多少时间?
我在读感兴趣的数学读物上花了多少时间?
做数学卷子又花了多少时间?
有的问题很短有的又很长
根本没法记忆和统计呀
更没法折算
所以我说数学就没法按时间来计量。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了 你觉得你高考之前大概花了多少时间在数学上
: 不算奥数 就是一年级到高考的那部分  
--
修改:zyd FROM 171.213.182.*
FROM 171.213.182.*
我认为的问题在于
要有效率的学习
需要老师自己融会贯通体系然后再来指导
除非千分之一的天才学生自己就能融会贯通
按我的经验,我自己教一门课,头两年都不能算融会贯通
到第五年第七年才敢说
所以家长要代替好老师是没那么容易的
可能自己要花好几年时间才有这个水平
这也是大多数家长做不到的
所以只有千分之一水平的学生或者千分之一的家长来指导
提前学才有明显优势
否则瞎撞的学习,效率很低
这也是为啥优先提前学英语的一个因素
对高考水平的英语融汇贯通真不难
对考过gre国外读过书的家长来说
或者社会上很多老师也能做到,毕竟简单
但是对数学来说,真的有点难
不同模块要求的能力都不一样
你要说物理化学我都还有把握去一两年达到差不多水平
数学达不到
而且英语没掌握好方法也就慢个一倍差不多了
数学能真慢个五倍十倍,到打击信心的程度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同意你说的
: 所以我听到“大部分人可以1180小时搞定高考”这种说法
: 只能觉得很诡异
: ...................
--
修改:zyd FROM 171.213.182.*
FROM 171.213.182.*
学生不能,老师要能呀
能的老师才能带着学生更高效的学习
一流学校的理科老师和差点真的天差地别
一流学校的老师能也是在教了三五八年的基础上
如果给我三五年时间我有把握能够融会贯通,
不过不可能丢开工作来干这个
【 在 zim 的大作中提到: 】
: 融会贯通体系 这个要求高了
: 其实 大部分家长/孩子 通过学习 中考高考数学考个好成绩 就谢天谢地了
: 
--
修改:zyd FROM 171.213.182.*
FROM 171.213.182.*
现在的高考我没有研究
但是当年的
老师融会贯通
就是让你只做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的题的基础上
达到同样的效果
节省出时间来
【 在 zim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但是大家还是最看重眼前利益的
: 一个 融会贯通 的老师  教到 学生 融会贯通 但考试不是太理想
: 一个 只会刷题的老师 教到  学生 只会刷题 能刷个 中考高考好成绩
: ...................
--
FROM 171.213.182.*
我初中老师水平不行
幸好中考简单
除了几何添辅助线,还是自己基本吃透了
高中那是全省第一的中学
基本没有差老师
(当年高一化学老师不行,一学期就换了)
【 在 mytt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好老师,我也是被这种老师教出来的,受益一生。
--
修改:zyd FROM 171.213.182.*
FROM 171.213.182.*
数学不是这样的
数学是按学会为标准
而不是每天学多少为标准
有的时候不会学大半天
有的时候懂了连续上课都在做其他事
准确率足够低,那差个五倍还有意义吗?
这还是几十年前的事,谁记得清楚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课时数+课后作业时间数+你估计的自己每天额外投入时间就行了
: 只要对准确率的要求够低
: 没什么是不可以估计的
: ...................
--
FROM 171.21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