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在水木儿教版挖坟,总能挖到宝。
【 在 pkuyq 的大作中提到: 】
:
: 写一篇让大家看的爽的文章很容易,写点真实的东西很难。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成长经历,有自己固有的经验和看法,不同人看同一个问题的角度也会各有差异。归根结底,在于我们很难去了解事实的全部真相。所以我只能站在一个老师的角度,跟大家聊聊我的一些感悟和看法,说点实在话
: 目前探讨奥数的文章已成铺天盖地之事,谁都愿意来说两句,为啥呢,容易火啊。不过据我观察,这些文章大概90%都是不怎么懂奥数的人写的,而且越是这样的文章越容易让人相信,因为他们的写作技巧,尤其是煽动情绪的能力都很强,而作为家长,能有时间去研究这些的毕竟是少数,所以就难免会感觉到疑惑了
: 今天主要想跟大家聊的一个话题是牛蛙和普娃,我个人是比较反感牛蛙这个词的,因为现在已经和名师,专家一样,变的非常的廉价了,而且最可怕的是,这样的词被用在孩子身上对孩子其实是一种伤害,有可能让孩子误以为自己真的很牛,这对孩子的成长其实是不利的。大家通常怎么判定一个孩子是牛蛙呢,大概有这么几种情况吧:在各个机构“集训队”上课(这里严重吐槽一下,集训队这么高大上的词也被机构玩坏了),xx杯拿了一等奖,上了n个课外班(n》4),还有被早培或者其他重点中学点招了等等。一时间各种舆论会让你仿佛会觉得身边怎么那么多牛蛙,这么多鸡血家长,然后看看自己的孩子,“哎,我家是普娃,认命吧”。如果你因此被吓倒,那你就输了。尤其是千万不要跟孩子流露出“你不行”,或者“你不够聪明”这样的想法。说一个最简单的事实,你听说过的牛蛙大部分只是听说过而已,对吧,通常还是被描述的绘声绘色的。作为见过各种顶尖学生并有过深入接触的老师,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牛蛙没那么玄乎,他们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只是作为一个付出的更多的群体,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升学结果也是理所当然的。我非常反对那种报好多课外班让孩子整天忙于奔波而无暇思考的做法,我也很尊重这些家长和孩子们的努力付出,真的是很不容易,个中的艰辛外人是很难体会的,非常理解他们的不易。可是,真的有必要这么做么?尤其是纯粹以升学为目的,各种刷题,各种报班,这样导致孩子中学后劲不足甚至掉队的例子并不在少数。小学阶段不正确的引导很可能会毁掉一个孩子的学习兴趣,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以跳级学习为荣,以上了某某班次为荣,以会做一些偏题怪题为荣,很快把四年的东西用两年三年学完了,发现不知道自己该干嘛了,那开始学初中吧,各种培训机构也提供了各种班。可是到后来又发现,很多东西学的不扎实,简单基础的东西反而拿不到分。重新学一遍,不甘心,怎么办,接着提前学高中?于是又陷入了迷茫。
: 其实我们真的需要好好思考的一件事情是,学奥数或者数学的目的是什么?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跟我的学生们经常说的是:“我最希望的是大家能通过学习数学的过程学会怎么学习。”我们不可能一辈子跟数学打交道,我所理解的一个人的核心能力,就是新的事物出现了,你学的比别人快。同一个难题摆在面前,你马上能从各个角度思考解决方案。因此我更希望带给学生的是非功利性的学习过程,是享受思考过程,享受数学带给我们的愉悦,而不是仅仅为了小升初或者中考高考乃至于竞赛。其实我们会发现,越是顶尖的高手,越是乐在其中的。那是不是因为他们是天才他们才能做到把学习当成乐趣呢?答案是否定的。作为所谓的普娃,一样可以做到。我之所以不喜欢把孩子分为普娃牛娃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种分法本来就不科学,同为“牛蛙”,水平真的可能是天壤之别。另外孩子的发展是动态的,正如上一篇文章提到的,我们不要给孩子贴上普娃的标签,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需要做的是让他在现有的基础上做的更好,而不是彻底放手或者放弃。下面简单跟大家说几点我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在规划和安排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有所启发
#发自zSMTH@TAS-AN00
--
FROM 111.1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