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选拔生源最终是服务于其kpi的,kpi是啥呢,从官方论调和公众认知来看,无非就是高考和竞赛,其中竞赛也是服务于高考的。所以选拔内容搞得五花八门,无非就是掩人耳目,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显得高端一些罢了。比如其选拔结果与机构集训队高度重合,或者说机构奥数高端生90%不会漏网,那还不如直接从集训队抓名单算了,结果没啥两样,搞那么复杂干嘛?又万人海选,又入营啥的,因为,要zz正确嘛。
说回主题,营内讲新东西(最终表现为讲中学内容),现学现考,考察学生学习能力,吸收新事物能力,这或许是学校设计的初衷,也或许只是江湖一厢情愿似是而非的传闻,从结果来看,在超前学日益普遍化的今天,讲一些初中内容,已经不太容易能实现所谓的考察学习能力的目的了,但是,这关键吗?能提前学,还能掌握得不错,不是已经能体现孩子的智商,能力,不是也体现了家庭对学习的重视了吗?对于高考kpi来说,这样的选拔已经足够了。因为,在当下的环境下,那些学习能力强,吸收能力强,家庭重视教育的生源,本身就与提前掌握课内知识,掌握课外难度的生源高度重合。
说了半天,其实就是唯结果论的选拔方式,与唯结果论的kpi,在当下的环境下,八九不离十。
如果不是考虑社会舆论和政策环境,直接两个小时,50道奥数题,选拔结果,不会有啥差别。那些智商高的,学习能力强的,家庭重视的,大多数都会把奥数学得好好的,在这样的选拔方式下,显示出强的竞争力。
【 在 lilyhouse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能说出题的学校偷懒,出了大家很容易押到的题。如果只是为了考察学习能力,完全可以出偏门的脱离课内知识的题。学校出了高年级题,可能目标之一就是挑选能提前学知识的孩子。人家学校没有规定不许提前学吧,也没说本意是挑没提前学的孩子
--
修改:hfyx FROM 58.132.206.*
FROM 58.13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