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我猜到是这样
这里还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小朋友缺少处理题目的技巧
出题可以很宽泛 比如《生活多美好》这种,小学生通常是没法下笔的
所以有一个处理技巧就是叠加作者本人的主观意志,从而把题目缩窄
《生活多美好》->《我们家的生活多美好》->《记一次愉快的全家出游》这就能写了
目的性很重要,就是重要在这里
《猫趴在墙角的样子》同样也是个需要思考的题目
如果完全不叠加作者本人的主观意愿,那这应该是个说明文
这只猫多长多宽多高,头脸毛色怎么样,趴在那多长时间,什么动作,有没有换动作,尾巴甩不甩,甩的话是什么角度……这才叫做《猫趴在墙角的样子》。上面有版友提到自家娃写文章这个路数,根本原因就是作者本人对这个写作对象莫得感情,不打算投射任何情感或者主观的判断进去,那么写到极致,读者也只能看到一副静物照片似的画面。
所以出题可以出得很宽泛,但是作为作者,一定要投机取巧,想办法把题目转换成自己能操作的范围。《猫趴在墙角》无处下笔,但是《淘气的猫玩累了趴在墙角休息》就有了着力点。作者先对这个场景有个主观判断,想好自己要传达的核心信息,然后再动笔,就容易了。
【 在 Pandora 的大作中提到: 】
: 多谢多谢!
: 我一开始提要求的时候,也没说清楚目的,就想让孩子描写一下猫趴在墙角那个样子。
: 现在看起来,首先出题的人得走心,描写的目的不说清楚,孩子也蒙圈。
: ...................
--
FROM 221.2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