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有一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高宗病死后,徐敬业起兵反武曌,骆宾王随徐敬业一起造反,写给军中将士看的檄文。军中的人哪知道宫中是非。还不是他想怎写就怎写的。如果不了解文章历史背景,会以为武曌就是那样的人。
后来徐敬业兵败,骆宾王也没了。
要说这文好不好,这个要看是写给谁看的,写给底下将士看,那真是造谣污蔑的典范,毕竟士兵们的喜恶是那么单纯冲动。
要是向君王进谏用这种说话方式,那从今以后都没有机会面圣了。
诸葛亮写《出师表》,像老师说学生一样,他对刘备敢这么说话吗?显然不敢的撒。那是因为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的原因吗?我看也不像。大概率是刘禅过于宽仁,于是诸葛亮就有了强势的胆儿。每每我们觉得一个人很软,想要迫使一个软柿子听自己的话时候,就会反来一句“你不要随便看轻自己”。
对一个强势的君主,别管这君主英不英明,能这样条条是道直言不讳吗?
出师表真那么好?也不过那不得志的文人借赞扬“出师表”发泄不满情绪罢了。治国讲究维持某种平衡稳定,而不是一碗水端平的公平公正。一味追求公平公正,反而会导致失衡引发动乱。
忽视历史背景人物关系,就看作者一面之辞,那是会学傻的。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好好回答问题啊
: 我好奇很久了
: 你是不是上学的时候语文成绩不太好?
: ...................
--
FROM 171.11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