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9][size=5]阅读理解,本质上是一种作者对读者的信息专递。作者要编码,中途要传递,最后要解码,任何一个环节出自问题,表达都可能有偏差。也就是说,受各种因素影响,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很有可能和作者是不同的。那么,我们可以明确一个事情——语文考试问作者表达什么,其实问的是读者应该读出什么。理想情况下,作者想表达的和读者读到的应该是一样的——可是,你看,答主这样的人语文这么差,你就很难读明白我在表达什么对不对。那么,作者表达和读者“应该”读出的出现差异,都可能有什么原因呢——个人总结了以下四点∶(只关心作者问题的只看前两点即可,后面几点均为跑题)
1.作者写作时没有充分思考自己在表达什么——可能表达出来一些自己没想表达的事情。这很正常啊,比如意向的堆积(讲个段子帮助理解,女孩子一般情况下不要用“梨花压海棠”什么的做昵称,如果不慎用了,就是对不熟悉意象的使用)和对各种表达手法可能达成效果的不熟悉——我相信这可能是题主的同学的问题。
2.类似第一点,对一些具体事实的描述被误解,比如作者真的只是想说窗帘是蓝色的——但一个老练的读者自然会觉得这里在表现忧郁。毕竟人类文明那么多,人类历史那么长——我很难想象身边有那个事物没有大量的意象含义。(进一步说,跳出考试来看,这一点也不是作者的问题,也可以说是读者理解的问题。但作者的表述确实会让人们普遍误解啊)
3.背景条件不同∶同样的文字,不同的历史背景,效果是不同的(我们的默认背景是自己当下的时代背景和自己了解的作者的时代背景)同样的文字,在不同条件下读,对其的解读,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说,看见“江水”“武昌鱼”连用,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对主席的诗歌熟悉的人可能会想主席的《水调歌头 游泳》中“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那么,我们说到、看到这两个词时,自然感受到的是“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想到的是祖国江山的瑰丽,胸环天下的气魄。但是,三国时期的人看见这句话可能不是这么想的——有诗云“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这写的是吴国人民对于迁都的抵触——宁饮水,不食鱼。(武昌鱼∶我有句MMP不知当讲否?)颇有伯夷叔齐的上古遗风,展现出一种宁折不屈的精神品质。可见,“武昌鱼”,相同的文字,不同时代看去,效果不一样哦~也就是说,我们今天以自己的背景,或者我们以并不足够清晰的作者时代的背景去读,是很可能对作者的意图产生误解的啦~
4.后人的进一步阐释之前已经讲了八卦的问题。后人阐释对读者的阅读会有一定影响——君不见一众红学家和似乎已经形成的西游记学家们?一点点解读,可能把作者写作时各种无意识或者根本不存在的表达发掘了出来,成了许多人接受的解读。
5.只有上面四点了,说好四点,我数数很好的(以上可能不全面,欢迎补充)
--[/size][/size]
※ 修改:·yimaocpu 于 Dec 1 15:52:38 2020 修改本文·[FROM: 210.12.55.*]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newsmth.net·[FROM: 210.12.55.*]
修改:yimaocpu FROM 210.12.55.*
FROM 210.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