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说一个比喻,比如树,其实是会一直长的,只要有风有雨有太阳,其实就会生长。
但是人为什么上了大学就失去了继续生长的动力呢?我的理解来看,这里很重要的是环境变了,高中以及之前,环境和环境提供的目标都是非常确定的,成绩好就可以了。大学之后,谈恋爱的谈恋爱,搞活动的搞活动,大家开始百花齐放,那么这个时候,以成绩为唯一目标的孩子,就会迷惑,就会失去方向,进而失去动力。也或者因为谈恋爱因为其他的事情,觉得学习不再是环境重视的了,不再是老师和学校强调的了,家长也不会那么关心了,于是就把学习这件事放在一边了。
大学的确是每个人的转折点,这个转折在于每个人开始要遵循自己的方向了,如果没有方向的话怎么办呢?就比较容易随波逐流,谈谈恋爱,找找工作,结个婚,生个孩子,一晃20年过去了,蓦然回首,觉得非常空虚,这是非常常见的。
所以,除了环境,这里就该推出另一个核心问题了,每个人自己的方向是什么。人和动植物很不同,是有自由的选择权的,是可以了解自己,然后选择自己的方向,并利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资源为自己所用的。
每个人自己是怎样的,或者换句比较容易说的话,自己喜欢以何种方式和这个世界互动,可能很重要的就是找到自己喜欢以怎样的方式或者怎样的样子存在。我早上刚看了曲家瑞的故事,她是台湾非常有名的女性,最开始谈恋爱的时候,她穿了一双自己买的鞋子,那个男生看到她的鞋子,鄙夷的表情浮现。她说:全身上下只有这双鞋是我选择的,他不喜欢,那我不能和他在一起。她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开始一点点知道自己喜欢以怎样的方式存在或者生活。
慢慢了解了自己是怎样的,就可以更好的选择自己成为怎样的人——这就是另一个话题,如何为这个世界呈现自己,成就别人的同时,也成就自己,我想这是一个更高的人生话题,就不展开谈了。
这里可以谈一点,一个人了解自己这个部分,喜欢以何种样子存在?自己有些什么东西是擅长的,什么是不足的?在这个部分,父母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基础的准备?我其实也没有认真想过,不过自己一直在做的就是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另外一件事可以提供给孩子很多个视角。比如孩子摔倒一件事,有时候可以是疼,有时候可以是委屈,有时候也可以是搞笑,而孩子喜欢哪种,其实他自己会选择。另外,我想了一下,其实我现在不再觉得孩子会是某个固定的样子的,但她可以自己选择某个固定的样子来呈现
嗯,我想了一下,其实我现在更重视“接纳自己家庭环境中的任何一个还难以改变的东西”来作为一种示范,我心里是有方向的,比如我会希望孩子是可以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自己可以活得轻松愉快,并且有余力去让社会变得更好的人,但这个方向我其实不会拿出来,因为还太早了。但接纳其实也是很难的了,因为我依然有些事情是会不那么容易接纳的,但我觉得这是我可以提供的最好的生长环境,就是给孩子自由的气氛。——不过这不代表我不关注成绩,孩子在学校这个赛道上,还是要努力往前跑,但是成绩是检验她的行动和努力的尺子,不是结果。总结一下说,我其实会对孩子有期望,但不是对成绩有要求。
因为我没有认真想过,我发现讲起来会有些杂乱,不过这个话题要理清可能也挺难的。我最近还特别重视的一点就是告诉孩子,苦是一定会有的,乐也是一定会有的,人就是苦乐相伴的——当然是通过她遇到的事情,或者她有疑问的时候告诉她,避免生灌。
我想大概我觉得几个重要的点,都讲了,剩下的就是在她不断的实践中鼓励她自己去努力,需要的时候提供支持,然后让她知道,人活着有些真相是慢慢要去接受的。比如人就是苦乐参半的,但更重要的是人是有机会选择的,而选择的结果会通过努力之后慢慢呈现出来。她喜欢有怎样人生,自己是可以慢慢实现的。
【 在 dxd69919206 (dxd69919206) 的大作中提到: 】
: 愿温高论,这种按照教育规律,大学以后也丧失学习动机的是怎么回事?是分人?由心性决定?还是底子没打好?这种情况能改变吗?
--
修改:lucciler FROM 120.245.70.*
FROM 120.24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