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班以前有个老师不嫌麻烦,专门放学后给几个弱生开小灶,盯着他们听写默写,盯了一段时间,进步明显,家长特别感谢她,后来换的几个老师就不管这事情了。家长肯花时间盯着,孩子成绩就能提高一些。如果上学听讲都不行,去差生补习班也还是听不进去,就是需要靠家长陪读。但是这样一家人都活得太累了,想得明白的家长,也就不纠结了,不是必须要走学习这条路,才能有工作。早想明白,就能早把钱省下来,给孩子攒着。
至于学霸家长什么喂得饱喂不饱的,目的还不就是想让孩子上名校么,名校一年招生就那么点名额,非要花钱报班拔高提前学的,这个人数,远远大于名校录取名额,说白了,还是自费给那些搞竞赛厉害的,还有15,6岁上大学的,当陪跑的啊。伴读书童,在旧社会,也不用自己家里花这么多钱去给富家少爷当小催吧。
【 在 omc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佩服你,大年初三一大早起来写这么多
: 我对校内挺满意的。但是根据另一个学弱家长描述,孩子成绩太差,老师让家长自己想办法补,招来家长抱怨不满。同理,学霸家长觉得校内吃不饱进度慢也情理之中。
: 我们中不溜娃倒是很满意
: ...................
--
FROM 75.74.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