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思路很不错。但你属于嘴炮型,就是没任何研究就是大概一看,一琢磨,一拍脑袋就得出结论的。
比如我是把小学到中学教委大纲看过一遍的。只看完了初中。
教委大纲本来就是分层次的,每个知识点要求不同,和大学一样的,难度大的要求可能是了解。
就拿了解,熟练,理解等等主观描述的标准,请问你觉得如何把握?
对任何一个知识点,比如因式分解,要求掌握多少种方法,但多种方法复合的呢?在不在范围?
换元法不在教学大纲内,但正常方法掌握后,观察能力一般偏上的也应该都会,那么不起换元法那个名应不应该会?
你不得不承认每个孩子智力水平不一样,有的自己理解了知识点就可以举一反三,遇到新题型稍加思考也就会了。
但有一类孩子他们就是不会,这类都不会的属于多联系,从不同的练习角度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就可以掌握的更好,必须承认这种练习对学习,对思维都有帮助,做了这种训练的显然比同等智力不做的要领先,这都是需要承认的客观规律。
所以,你不得不承认培训是有客观效应的。
现在的减负,学校是基本对最差的孩子要求的。我原来和你的教育孩子观点一样。
但你要真的研究下教材和大纲,你就会明白,深度这一块的灵活性很大,对孩子的影响是持久长远的。
当然,我不认同很多垃圾辅导班急功近利的培训。也没给孩子报班,但我得自己研究根据孩子思维发育程度去辅导。
【 在 lipef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小学那些知识,只要上课专注认真听老师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就够了,再不够做点练习册,练习册也是学校发的,不是机构的。如果这样都不够的话,那教委大纲就有问题了。
:
:
: ...................
--
FROM 101.8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