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我们小时候,除了感觉音乐美术课没有学到啥之外,没有啥不好的。
中午回家睡一觉,每天下午2节课,然后45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要不玩要不学校大扫除要不排练节目,然后再一个晚自习后回家。回家时间也几乎是大人下班后的时间了。
小学5年级被选入学校奥赛队,一个学校4个班级,200多人,就8个学生入选,每个学校参加奥数竞赛有人数的限制,其他孩子上数学课以及晚自习,我们几个孩子就去专门的教室有专门的老师给辅导奥数课程。其他孩子被推荐到书法、乒乓、绘画、足球等兴趣小组,每个学生限报一个。
初中就近入学,要考试,初中班主任在前几十名学生里面抓阄,尽量保证每个班优秀学生均等,后面学生就随机分配了。 初中老师在相同的起跑线上,老师就是比能力,比付出。每年都有异军突起的新秀老师
初中的时候学生就开始分流了,有些念书念不下去就离开学校了,中考的时候适合念书的就考重点中学,差一些的就走中专。
高中是全市招生,公平比,郊区的孩子也是均等的机会,努力可以弥补智商的差距。
等我们毕业的时候,规则被打乱了,因为省内其他市的重点高中开始 花钱买尖子生 了。
然后本市重点高中老师看见尖子生被首府的学校挖走后,放弃了希望,有能力的老师就出去赚辅导班的钱去了,一个老师赚了钱就挖更多的好老师,从小城市到首府
北京的锁区也是孩子大了才知道,原来一年级就定了一辈子?和小城市人说,谁会相信呢。
然后今年据分析说是,出生在海淀才算海淀娃,以后外区来了只能被随机分学校,西城的好学校更是只招自己区的孩子,甚至只招自己系统内的学生
感觉教育是越改革越回去了
【 在 nuna327 的大作中提到: 】
: 谁让小升初不考试了
:
--
FROM 120.24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