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玩的哪种游戏?
一个很简单的判断方法。一个游戏需要玩家投入的脑力越高越健康。反之如果需要玩家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却不用动脑,那就是垃圾。
想像一个你如果是个小孩子,你的父母不让你上网,觉得上网就是和吸毒一样的,你怎么想?(假定你父母完全不懂上网有不同的内容)
【 在 lura (lura)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让孩子完全隔离游戏现实么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Aug 9 09:10:11 2021), 站内
:
: 孩子马上四年级,上学不让玩游戏,暑假每天玩一个小时。然后就是经常因为这个不开心,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要玩游戏,时间到了还要再玩一会,自己还开始在喜马拉雅听故事,最初是我推荐的搞笑历史故事,然后不知不觉变成了修仙的那种。今天又因为我要拿他的iPad不高兴。我觉得放开游戏就是矛盾的根源,孩子根本抵挡不了游戏的诱惑。真是不玩游戏母慈子孝,一玩游戏鸡飞狗跳。
: 利用家长权威,就把游戏隔绝了,是不是四根清静了,再也不用为了这个事生气了,我甚至觉得,不玩游戏的孩子,身心更健康一些。
: 这会儿在气头上,可能是观点偏激了,请大家批评,哎。
: --
: (总结篇,长文慎入)作为一名真心求助的老母亲,我认真看了每位热心网友的回复,非常感谢大家。觉得很有必要把大家的观点梳理一下,方便和我一样困惑的家长参考。我大致总结了一下,所有的观点中,旗帜鲜明的出现了两大阵营,一边是支持隔离游戏的,一边是觉得应该在规则前提下接触游戏的。我统计了前面约80位明确表态的网友,两者比例为37:43,旗鼓相当,难分伯仲。后面实在太多了,我就没有统计了,感觉比例上差不多。很少有某个社会问题能让大家这么难以达成统一意见的,可见游戏真的是有多困扰我们这些家长们。当然还有一些网友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比如天赋异禀玩游戏也能上名校的,生来就不爱玩游戏的,还有觉得何需纠结躺平就好的……
: 就说对于普通的孩子,普通的成长路径,如何处理和游戏的关系。
: 隔离游戏是很简单的方法,孩子小的时候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大人孩子都轻松,很少见到不让玩游戏就不行的孩子,其实不玩也就不玩了。大家担心的是长大后是否会出现报复性反弹。这个统计了15位,会出现反弹和不会出现反弹支持人数2:1。那么针对出现反弹的这部分人,他们如果小时候就放开玩游戏,是否就有更好的结果,可能小时候不管,上不了大学,都没有反弹的机会。也可能小时候接触了,长大了不会这么夸张,这个犹未可知。
: 另外一种,就是认为难以隔离,要在规则下接触游戏,培养孩子自制力。现在社会环境就是如此,孩子很难真空,与其掩耳盗铃,不如从小让孩子尝试,建立起与网络游戏正确的关系,形成免疫。这种方法听起来比较科学,感觉也是温和派,就是家长在实施过程中要投入很多精力,这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家长要有心理准备,不要和孩子形成对立关系,要和孩子一个阵营,共同对付游戏制造精英们处心积虑构建的重重陷阱,道阻且长。
: 除此之外,大家提了很多好的办法。一是培养孩子的其他兴趣点,比如运动、音乐、画画等等,让孩子在其他领域找到成就感,当然也有家长表示这些远没有游戏好玩。二是带孩子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博物馆、马术、各种营,走起,时间和精力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三是即使玩游戏,也玩单机游戏、逻辑游戏、益智游戏和运动游戏等,不能玩网络游戏,不能玩网络游戏,不能忘网络游戏,重要事情说三遍,在这点上大部分观点还是一致的。别说孩子,大人也抵挡不了资本运作下,各路精英们精心设计的针对人性的致命诱惑。
: 有些网友比较中立,觉得能隔离就隔离,隔离不了上规则。还有,打一顿也有成功案例。也有下猛药的,让孩子拼命玩,玩腻了为止(这招风险较大,慎重考虑)。还有技术派,建议安防沉迷软件,科技改变生活。
: 方法万万千,孩子只有一个。感谢大家的真知灼见,其实首先是深入了解自家娃,研究清楚孩子上瘾的根源,看看上述方法哪些奏效,量身定制,我已在路上。希望和我一样的家长都能找到适合的方法,早日走出迷途,重归母慈子孝的幸福生活。
: ※ 修改:·lura 于 Aug 10 08:27:14 2021 修改本文·[FROM: 222.129.1.*]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222.129.1.*]
--
修改:lura FROM 222.129.1.*
FROM 76.126.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