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对这篇文和里面的人物无任何了解。你娃的理解也是错的,和出题人意图毫无关系啊。
一个有羞怯之感的人,即使回答和别人不同,也不会评判别人的回答,顶多说出自己的看法。不可能接着别人回答用“未若”否定别人。
这是基本生活常识,符合常理吧。语文别多想,按符合常理99%的阅读理解都没问题。
【 在 wats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初一统考,“未若柳絮因风起”中“未若”应如何朗读,结合人物特点分析。
: 答案:重读,速度稍慢,把谢道韫内心的自信从容表现出来。
: 娃:轻读,第一,谢道韫是女孩子,回答问题有羞怯之感;第二,谢道韫在前面男孩之后回答,比他更好的答案,顾及前面人的感受,不宜大声否定前者。(孩子口述,大概这两点)
: ...................
--
FROM 101.8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