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 比起其他版本,“部编本”语文教材更加重视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比如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的书等。过去所有课都是精读,细嚼慢咽,现在允许一部分读得快一点、粗一点,往课外阅读延伸,课堂上精读精讲的份量少一些,让学生有一些自主阅读,先培养兴趣。对高中教材也贯穿这样一个理念,同时要读得深一点,多读跳一跳才够得着的书。现在到处看见“悦读”这个词,就是痛快读书。但这只是阅读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应当是要深一点、难一点的——慢慢来,一些观念中小学老师要改。
比如有个老观念:好读书不求甚解。要求学生读书别马虎,要认真,是必须的。但在阅读兴趣培养上,有时也应该允许读得快点,挑有兴趣的读,可以“不求甚解”;还有个观念:不动笔墨不看书,要求孩子凡是读书就写笔记,要学怎么写作,这也是煞风景的。孩子也应当有他们的自由阅读。
【 在 snailfly88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文学作品也有合不合口味的问题。
: 每个人的口味都不同,或者简言之,每个人能被触动的点可能都不同。所以现在初中给的必读和选读书目很大,选自己喜欢的精读,其它泛读(能了解梗概,掌握回答问题的技巧即可)
: 如果都要求精读,对于读的人其实挺痛苦。
: ...................
--
FROM 123.1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