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逆袭多:1是因为竞争不充分;2是科目难度大,突破一两门主科成绩就不差了,当年710卷面总分,580/590分就清北了。
我小学和初中成绩都好,初中进学校少年班(班里同学其实就是我以后的高中同学),他们看来了一个“异类”,老扒拉我,我觉得无趣,上了两三天,不去了。
小学至高三都是晚9点就睡觉,早上压着铃声赶到教室,没做过任何课外练习(没关注过,也不知道有没有课外练习资料),
初中上课关键点都很专注,都懂,高中进重点班,走神,老想着和以前渣班的同学玩,从小学到高三,不预习不复习从不做课堂笔记...到高中突然发现有不甚解的知识点,脑袋里也纠结一下然后把纠结驱逐了事,
晃悠悠到了高三突然觉醒了,拿出练习册翻了一下基本空白,看一下有的好像会又不大会,觉得时间来不及了就放弃继续晃悠。
高考勉强考了个学校去读了,四十以后发现学历还是很重要的,很多上台面的位置能力够了学历不够还是不行。
因为我初中在渣班,看到了很多完全不努力的孩子,你说他们智商低吗?我觉得至少2/3不是,调皮捣蛋机灵的很,就是小学基础都没打好,他们凭什么努力,学习太痛苦了吧
其实幸存者偏差是一路走来的状态积累,不是天赋的选择。以前不是,现在也不是。
--
FROM 221.22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