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研究过,但是我的经历体会到对于幼儿,照顾孩子的方式多少还是有影响。我家娃一岁半之前一直交阿姨带着,当时觉得孩子那么小,就是照顾好吃喝拉撒睡觉。孩子挺健康,但是说话很晚,一岁半时,还不会叫爸爸妈妈,最关键,我发现我跟他说话,他不搭理我,网上一查,吓死了。后来我也不用阿姨带孩子了,自己带。个人感觉就是一岁以后带他的阿姨,不和他交流,只是完成任务一样,吃喝拉撒弄完了,就自己打电话聊天,孩子放一边自己玩,时间久了,孩子大概觉得别人说话和自己没关系。
【 在 zhuanz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没有资料,忘了在哪看到邹小兵的一篇文章,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作为一个临床医生,他的观察应该是有很多样本的。而且感觉和脑科学目前的研究结果逻辑比较一致。后天经验是一个长期深入的作用,力量还是很大的,除非先天基础太差或太好,难以改变。说这个也不是归罪家长,对大部分人或者轻度的来说应该是不匹配不适合的问题。但当时搜这个的时候也发现有些家长吹毛求疵歇斯底里,可能他们以前也不这样,但在自闭是不治之症的氛围里,就触发了这样的一面,如果长期下去,估计性格人格也就改变了。因为神经回路真的可以一直被重塑。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 ...................
--
FROM 123.113.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