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觉得写的很好,很真实。《聊斋》里面有个类似的故事《细柳教子》
说是鸡汤的基本上是受了白左的狗屁教育理论的洗脑,既要结果好,又要过程好,还要态度好,只要有一点没有做好,就是不好。
文中的继母没有文化,但是有生活的智慧,一下子看到了问题的关键,那就是没有父亲的孩子要自立,而且真的让孩子自立了,这就足够了。没有让孩子自立,态度再好有什么鸟用。
【 在 ailis 的大作中提到: 】
: 写的挺好的
: 挺有那个时代的特点的。拧巴但善良。
:
: ...................
--
FROM 125.3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