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这一定是校长级别的回复。
智力是普通孩子智力,加上家长疏忽,造成孩子对学习不重视,不刻苦,不进取,不当回事。
如果非要找一下孩子的优点,我是想了半天找到的。第一,比较爱读书(小说,沈石溪一套,凡尔纳一套,刘慈欣一套,一套一套地看……市面上流行的,都看。但语文一般);第二,除了不爱学习,其他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时候,思考得比较周全,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想到的办法比较多;第三,身体素质比较好:篮球,乒乓球,足球,游泳及其他各项运动都比较爱好,也都还可以;第四,与外人处理人际关系比较好:每天到小区玩耍,不管年龄大小,不管是老人,小孩,他都跟人家玩。总之,只要玩,怎么都行。一说学习,就面露难色。
之所以成绩不是最后一名,是因为考试之前突击突击。不突击的话肯定就是倒数。
【 在 returnboat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了2018年楼主的开启的话题,明白孩子今天这样的情况,部分原因的确来自于家长的疏忽——不是说要不要上课外班,而是,没有很早就开始培养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当然,学习能力方面,估计培养也不够。但是,是不是就此就走向另一个方向,这不尽然。
: 初一的孩子并不晚,如果考虑到孩子自身的条件,比如说完全不热爱或者糊弄学习的情况下,能够做到中等偏下而不是最落后的情况,说明孩子的智力基础是有的,甚至可能有自己的特异之处(建议家长认真去发现此点),那么,应付初中阶段的学习,从智能上估计问题不大。但是,要下功夫去改变当前的学习状态,包括孩子对于学习的认知、学习的动机,以及学习的非智力水平。这也是家长在目前阶段,最应该做的事情,除非家长也就此认为完全可以不用学习(事实上是不可能的)。那么,首先的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营造一种氛围,以期改变孩子的学习认知和学习状态,这种氛围包括严肃的强调并坚持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包括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问题的重视程度,甚至是情感上的表现。在氛围营造的基础之上,形成家庭的合力,共同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某种意义来说,孩子今天的这种学习认知,和家力一贯以来对学习的态度和要求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并不仅仅是孩子自身一处改变的问题,仍然需要全家力量的协同。
: 如果如此行为,从理想的情况来看,智力水平得到充分发挥,并依据科学的学习方式(初中各学科的内容,其实并不是很多,很复杂,完全可以压缩进行,教改前沿学校采取的2+4模式,其中就有压缩初中到两年的意图),孩子完全可能达成学习上的突破。在初中阶段,哪怕是高中阶段,同样存在着很多孩子在改变学习认知和状态之后所谓”逆袭“的例子。如果理想的情况不能发生,那么让孩子能够追随主流的学生,成绩能够达到中等学生水平,也完全证明孩子的学习能力。再次,孩子即便努力之后,情况未发生根本改变(这种可能性并不很大),那么,至少也培养了孩子的心性,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奠定了相应的基础,这样,万一去了职中,孩子也有底层的心智和非智力因素作为支持,或专攻某项技术,或直接进入商业领域,也都有了一定的条件。
: ...................
--
FROM 118.1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