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看出来楼主的选择是“长期看。。。”
这其实是远大于花钱性价比的思路~孩子以后在哪里生活。所以,想出去就出去吧。总体来说,欧美比国内生活压力小的不是一点半点。过日子非常轻松。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在 summerANDsum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不是这个角度,孩子本身是普娃,国内和国外,都不太可能进入第一阵营,我对他的要求一直是健康快乐,自食其力就行。
:
: 短期的区别是考试机制不一样。申请制比高考的容错度好一些。但两种选拔方式肯定都是选拔人才而不是庸才。更长期的,会考虑就业、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甚至社会制度的不同。
:
: 大家看过人世间么?自私点讲,我想要一个周炳琨,不需要一个周秉义。一个孩子如果从本科出国,前后加起来的资金投入不太可能低于200万,这不是一个小事情。我自己30出头的时候飞了几次美国,前前后后加起来一个月的居住体验,冲击还是很大的。“决定顺其自然”其实都是至少半年多次深夜思考后的结果。
:
: 总之百感交集,感慨一下。
--
FROM 115.17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