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说,以我的观察,每一个拧巴的孩子都是有原因的,大概率后面有一个要求很高而且事无巨细的模范妈妈。
首先,孩子没有自信。因为妈妈很自律很优秀,自然而然认为应该把自己的经验都教给孩子,所以对孩子从小事无巨细地提各种要求,对孩子期望过高,总觉得孩子为什么不能什么都像自己一样做的好,所以内心一直对孩子不满意,不会发现和欣赏孩子的优点。孩子从小得不到父母发自内心的认可,所以没有任何自信,自然做什么都没有热情,也做不好。
其次,孩子生无可恋。父母只从成年人的功利立场给孩子提各种要求,比如学习,比如运动,都是为了功利的目的,从来没有从孩子喜欢和享受这项活动的角度来对待。你让孩子学篮球、学乒乓球,问过他是否喜欢是否愿意吗?你让他体会过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吗?一个人从小被各种人生目的往前push,从来没有体会到活着的快乐,他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做个好孩子?自杀可不是随便说的。
最后,孩子无法跟父母平等沟通。孩子遇上完全不知道反省自己的父母,从来都只知道挑剔孩子的各种缺点,居高临下地指挥孩子,但无视孩子的意见,长此以往,孩子感觉没法跟家长沟通,所以不愿意跟父母交流。比如你说娃爸喜欢周末熬夜刷手机,比如孩子说你为什么不跳绳,你们做父母的做成这样,凭什么要求孩子?你们让孩子早睡、运动,是因为这是有益身心的好习惯,为什么你们可以不做?对于孩子的质疑,你们是怎么回答的?孩子能接受吗?如果没有做到平等地与孩子对话,沟通清楚孩子的想法,孩子以后也会质疑你们要求的合理性,自然就不愿意听你们的话了。
最最后,家长对孩子干涉太多了,你不累谁累?由于你太模范,什么都想帮孩子,孩子从小分不清哪些事是自己该做的,哪些是父母该做的。初二了,学习难道不是他自己的事?你为什么要把孩子的错题都做了,整理了?你老这么搞,孩子学习不好算谁的责任?
好吧,随口说这么多,你做妈妈的消化一下。
【 在 unay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你 看出你的真诚
: 动员过了 短时间内可以有些许振奋 但一遇不顺或挫折 就又退缩了
: 初中了 加上他的速度 每晚作业写到十一二点 ,周末的作业也是勉强周日晚上能收工 能余出来补习的时间真是很少,他的错题、试卷我全都做过了,整理了,确实没有很多的时间去给他补 ,另外他也不愿意听 这个没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FROM 183.17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