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是这样的。
在孩子一年级的时候第一次跟我说,他被当马骑被欺负的时候,我想到了熊孩子可能是想玩,但不会表达,当时加了对方妈妈的微信,跟对方妈妈说了,而且第二天让孩子给熊孩子带了奥特玛卡片,让孩子跟对方说我不喜欢你交朋友的方式,咱俩可以和平的玩。我家孩子没说,只是把卡片给他了。但第二天就照样被打,还被说一天不打你就不舒服。当时我心里是很生气的,也不会再替熊孩子考虑了。发展到二年级开学越来越不文明的欠招,我当时有点儿失去理智,想让他转班。再后来不被欺负,情绪平静下来,才觉得当时自己的处理方式也有点儿过,很多都属于自己脑补的。
【 在 Leisi 的大作中提到: 】
: 给你这段事后分析点赞:
: “我对于这个孩子现在其实没有多大的厌恶和反感。自己分析下来,这个孩子动手其实都是欠招,拍一下,踢一下,其实都不重,也没有对任何小朋友造成实质性伤害,他的本意其实就是想跟对方玩,但不知道方法。但因为他的这个交朋友方法太不得人心,班里没有人愿意跟他玩。他非常享受打别人一下,让别人来追他,这种追逐打闹的快乐。所以孩子本质上还是好孩子,不存在我脑补的欺负霸凌。老师被众多家长投诉的没有办法,就把他单独放在第一排最前面一个人一排,没有人跟他玩,他很孤独。”
: 我大胆猜测,这种心态是你家孩子敢于反击,不再被欺负之后才有的吧? 孩子被欺负的时候,会受情绪牵动,不太容易能跟对方共情。
: ...................
--
FROM 202.1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