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结论是这样的:
如果你懂玩游戏,那就和孩子一起玩,要识别游戏并加以引导。
如果你不懂游戏,那就禁止掉最为稳妥。
对于游戏,我从小玩到大,完全不带偏见。但是我依然不敢轻易放开孩子去接触。因为和以前不同了,现在非常多的游戏,尤其是手机上的游戏,有很强的成瘾设计。包括设定各种小目标并给与积极反馈;对玩家给与不断的奖励;分享社交提高自豪感;利用各种心理暗示效应。
这些游戏是专门有团队研究的,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像是目标设立的精细程度,给与玩家的反馈等,都在大数据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一般的成年人都难以抵御这样的算计,儿童就更别提了。
所以,如果不清楚哪些游戏不能碰,那就干脆全部禁止掉。或者按照大概原则:所有手机上的游戏(包括微信小游戏等)都不能碰;所有页游都不能碰;所有网游都不能碰。
如果你比较懂游戏,对孩子接触的游戏也要加以限制。必须了解游戏的内容,才好加以引导和控制。如果你自己都控制不了的游戏,那最好也别让孩子接触了。
【 在 pumc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娃是疫情初期,三年级下的时候痴迷《我的世界》,我看了下,这个游戏本质来说还不是那种简单的打打杀杀,算是比较正的游戏,但即便这样,从开始允许把作业完成就可以玩20分钟,到30分钟,到最后彻底管不住,没用一个星期.游戏的上瘾性,是不受人的控制的.我问过娃,为什么制定的规则不能遵守,他自己说,根本控制不住自己.从这点说,不管什么类型的游戏,设计者本身就是让你上瘾的.除非那种少数对游戏不太感兴趣的.如果你的娃属于沉迷类型,最好不要让他涉足.什么不玩游戏,就没有社交圈子,这种言论很扯淡,我们单位几乎所有的年轻保安,我发现没有不玩游戏的.尤其是值晚班,没人看着了,就开始玩吃鸡,王者之类,还经常连麦骂骂咧咧的跟人交流.你愿意自己的娃成为保安社交圈子的一员吗,愿意的话那就让你娃去玩.
: 对于游戏,我采取的是直接封禁的方法,但是堵完后,也采取了疏的方法,用其他音体美的项目去替代,把他的精力通过这些项目释放掉,哪怕不替代,到公园或者爬山等各种户外活动也可以.如果只让娃学习,没有其他释放精力的音体美或户外后动释放或转移,沉迷
: 游戏是早晚的事情.
: 从三年级下到现在六年级上,基本上控制的还可以.但是大环境游戏的氛围太浓,引诱性太高,偶尔有一次在家聊天,说起追剧这事,发现有一个控制那种又长又拖沓的剧的好方法,就是直接看最后一集,知道结果后,再看的兴趣就大减.还有就是所谓剧透,简单几句话,就把一个剧45分钟的最核心问题说了,再看也会没什么意思,类似某音上各种电影的短视频.转移到控制游戏上,可以采取看游戏视频攻略或录播的游戏的小视频,来对冲玩游戏.这样既让娃知道了游戏就这么回事,也有了所谓社交话题,并且看了攻略,相当于使用了作弊手段,比单纯傻乎乎玩游戏的段位一般都高,这样也会有心理优势.有相关情况的家长可以一试.
#发自zSMTH@RMX3300
--
FROM 36.11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