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儿的分析逻辑链条有点长且并不绝对正确,有少数同等模式娃成为了五好少年,大多数娃还是负面效应更多,“德智体美劳”是教育的主体形式追求,我们所说的“青春期叛逆”也主要是针对这几个形式因素而产生。学习广而杂,见多识广的教育对大多数娃来说是不适宜的,容易导致厌学或泛泛而学,而家长付出大量金钱可不是出于“平常心”,往往期望是高于现实的,因此矛盾就慢慢积累起来了,青春期对抗就大。这种教育模式下的“五好少年”有一个额外的特性,还有深度拓展,甚至几科的深度拓展,这种娃本身就是具备自驱的,智商高加自驱,这种娃很少,矛盾也少,就是“别人家的娃”,青春期对抗也少。
小儿教育模式完全是大儿的对立版,学的少而精,控制“见多识广”而保持好奇心,培养好的学习态度,报班式的体育完全融入户外自由运动...除了校内严格完成老师要求,其它均无结果要求,如此反而收获“三好或四好少年”了,要求少就矛盾少,亲子关系非常好,感觉也要进入发育期了,但没有青春期叛逆迹象。
至于小儿的亲子关系,从没刻意考虑,自然而然就是好;大儿的亲子关系因有过一段对抗期(与青春期重合),需要刻意维护。
【 在 Shirly112233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可以展开说说,小儿你们是吸取了大儿的经验教训了吗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
--
修改:scubawh FROM 221.223.194.*
FROM 221.22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