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期待太高太高,而孩子已经体会到这种期待并且认为自己无法达到这种期待,这就是根源。
针对楼主描述的打球那段,如果楼主当时说“无所谓,咱们来打球就是来锻炼锻炼,只要活动了出汗了就行,能不能接到球无所谓。爸爸带你来打球就是想让你身体健康,没别的要求。要是不想打球,那咱们去玩别的怎么样?”结果肯定是孩子乐呵呵去打球了,或者是跟你说想玩别的,而不是被你训了一声不吭。
就拿打球这件事来说,你得清楚你到底想让孩子做到什么程度,像费德勒?李娜?还是单纯让孩子锻炼身体?如果就只是为了锻炼身体,那真的没必要训他,真的,太没必要了。
现在的家长恨不得孩子从每一件事甚至是每一件小事里学到东西然后写一篇作文进行总结,所以永远在用审视的眼光观察孩子。这种情况无论是谁都受不了,不信楼主你试试,如果你领导揪着你每件事和你讨论你的职业规划,过不了俩月就就要辞职。
我未婚未育,没有养育孩子的经验,但是我们都曾经是孩子。我很希望楼主能够明白,塑造一个人性格、人格、价值观的,很大程度上是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是那些无所事事的时光,而不是一个一个的培训班、夏令营。培训班、夏令营一般只会教给孩子技能,而无法让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句话是个人观点,且不绝对)。塑造一个孩子的三观最重要的是和爸爸妈妈在家里相处的时间,和爸爸妈妈在家里做着无聊的事情、没有意义的事情的时光。
希望能对楼主有所帮助
--
FROM 58.248.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