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简单说一下本身的情况,估计有一些参考意义
我第一年考的人大,差了5分没上,让我调剂我不愿意,复读一年考上thu,然后大学打游戏太厉害挂科,大三退学,复习半年又考上pku
要说智商吧,肯定比普通人强一点,小学3年之后一直都是年级前三名吧,中学进了当地的所谓少年班(4年读完初高中),16岁第一次高考,17岁第二次高考(thu),数理化好一些,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可能比普通人快一点,语文英语凑凑合合吧,不算短腿。复读pku那半年第一次学生物,也很快就掌握了。但是绝对不是那种异于常人的极高智商的,我自己评估可能也就比普通人强10 - 20%?
肯定和努力分不开的,高考前一年,复读那一年也都是狠命学习,做了大量试题,强度大概是每天一套高考模拟卷的程度吧,草稿纸估计都整了一麻袋,说是题海战术也不为过。另外那时候不觉得学习苦,做题也很有乐趣和成就感,考试得好成绩也给自己正向驱动力。不需要老师推动自己就愿意努力练习。
老师确实也有比较大的关系,我所在的中学,是省重点,然后班级也是学校里的重点班级,可以认为配备了全省最好的几位老师了
至于第三次高考,由于这些高考知识实在太熟悉了,所以即使三年没看,复习一下轻门熟路很容易就又考上了(这个就不需要好老师了,自己随便找了个补习班跟着做做题就完事儿了)
----------------------分割线----------------------
但是,下面是重点,其实进入大学才真是人生成长的开始,我在大学时候,无论pku还是thu,还是有同学继续非常努力,也有摸鱼躺平的,两者在大学时期的差异会非常大,毕业后的境遇也完全不同。所以真不能把关注点只放在高考上,人的努力是一辈子的事情,包括进入工作后,可以说是一场1w米长跑,高考可能只算是跑了前500米吧。起点低的并不一定就最终不好,我一些上很普通大学的中学同学,后来也出人头地,混的非常好,长期的努力在我看来更为重要
【 在 aiqingcom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一点关系,不能说没关系,但是没太大关系
: 人家能考上清华北大的,主要是天赋极高,学习悟性极高
: 就是换个别的老师教,照样能考上清华北大
: ...................
--
修改:aore FROM 111.202.149.*
FROM 111.20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