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看到北京教育这么卷,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
但后来想明白了,当初来京是为了让自己的后代能有更好的教育资源、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未来能有更多的资本和实力去选择自己想做的事,而不会迫于生存没办法遵从内心。
所以,现在孩子的努力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他自己的将来,即使在某些方面成绩不如人意,但可以向学习其他方向,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去看看什么更适合孩子,给孩子未来更多的选择权。
躺平还是有点消极,不如积极去寻找孩子的兴趣点
【 在 jercy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2055A」 ...
--
FROM 111.19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