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有差异吧,我觉得一般性的课外班无益,甚至有害。
我家孩子报了个语文的猿辅导,我觉得没什么实际效果。
觉得老师在“说学逗唱”,例如作文题,老师讲得倒是有趣,但是孩子该没想法还是没想法,没什么大用,增加一点文常知识还是可以的,但讲课追求趣味导致大量干扰信息产生。
第二期续报时,我就想取消这个课外的,觉得有干扰,孩子课内反而更容易出错了(可能是错误关联)。但孩子觉得有趣,愿意上,所以就延续了。
我比较不喜欢的是老师总给我发很多资料,而且内容都不少,我都没给打印也没告诉孩子,我觉得这些资料会使孩子碎片化,我要求孩子跟住校内老师就行,这是主体,不赞成额外信息冲击主体。
数学是例外,我们只能消化及控制数学一门功课的拓展对主体的冲击,如果主体明显出问题,就会终止校外干扰。
--
FROM 221.22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