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习惯于把结果做为论据,就是习惯于“以果为因”
“牛蛙”如何界定?
我养了两个儿子,截然相反的两种培养方式,
我现在无法确定“牛蛙”“普娃”是由天赋决定的。
因为:1,确实看见不同娃有先天差异
2,同时看见成绩(结果出色)都是由教育引导及一两个良好的习惯养成而导致的
3,近日热议的孙维刚现象,孙老师说“让不聪明的孩子变聪明,让聪明的孩子更聪明”
所以,“牛蛙”主要是制造的,后天引导与加成是主要因素。
即使先天有差异,后天的思维架构引导与形式方法的培养是一致的,有快慢之分,但成果均是事半功倍。
所谓慢就是快,细磨慢研就是培养“天赋”
【 在 alanju 的大作中提到: 】
: 普娃怎么办? 也能如此构建思维体系吗。
--
FROM 221.22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