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搞信息学,里程碑差不多是这样子的(浙江除外,浙江更快)
1:四年级基本学完小学课内数学,浅奥学完,初二代数学完,代数不需要会做很难的题,但是基本概念得理解。
2:五年级上学期学完c++语法
3:五年级下学期学完简单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4:五升六暑假猛刷题,推荐洛谷,另外学笔试知识。
5:六年级9-10月份参加csp-j考试(考前争取在洛谷刷400-500道题),保底三等奖,争取2等奖,学得好的话,可能1等奖,没有获奖就当做练兵
6:六年级再学1年,(争取刷题1000道,算上以前的四五百道题),七年级9-10月份报名参加csp-j和s,j争取1等奖(如果以前没有考1等奖,如果考了1等奖就不需要再考j),s争取三等奖,更好的争取2等奖
7:7年级再学1年,8年级9月份参加csp-s,保底2等奖,争取1等奖。如果2等奖还没有的话,就可以退役了,证明没有那个资质,也不耽误中考。如果得了1等奖,继续学,争取省队。。。。。
8:当然8年级没有考好的话,9年级还可以再试一次,但是可能会影响中考。
学scratch和python没有必要,也基本上没啥用,这是邪路,这是机构在不停的割韭菜
先把数学基础打好是正路
另外,学不会的,理解不了的,刷不动题的,早就劝退了。
能进行下来的,就代表一定的资质
如果想再提早学,可以四年级试试,不推荐3年级或者更小的小朋友学(超级早熟娃除外)。
如果再延后,六年级也可以,但是不推荐初中的小朋友刚起步,有点晚了(大牛蛙除外,不以升学为目的就是爱好的孩子除外)
另外,牛蛙也不是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
也从从小规划好,慢慢成长起来的
另外,很多人对我的题量提出质疑
是这样的:
第一:
只是为了阶段性拿奖,确实没有必要刷那么多题
我是考虑到小学时间多,到了初中挤时间很难
所以让小学多刷点题
第二:
启蒙阶段,很多语法都要编个小程序试试,这也算题目数量的,并不是只有正经的洛谷比较有难度的题目才算数量
后期有些题目,相同类别的,读完题确切知道大致思路了,不需要写了,也算数量的
参加一些比赛,正规的,不正规的,也算数量
--
修改:tsbit FROM 175.188.180.*
FROM 175.188.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