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以中国客户为主,那为什么要面试英语呢?四大早在十年前就跟财政部说了自己已经是完全本土化了,里面英语最大用处可能就是互相叫Peter,Jason,Elva,Candy。
公司内部材料和邮件,说实在的,就来回来去那点格式套话而已,尤其是邮件。
至于你说的近些年来“清北更多是没机会”,我觉得四大的合伙人们也没脸说这个话吧?
顺便说一句,看一下近些年升级成合伙人的这些人,都是些啥背景啥水平的。
四大整体的没落除了政策影响,还有一个是确实没什么技术含量。卖牌子而已。
早年刚加入WTO以及大量美股上市的,吃了一波红利而已。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 diamonddust 的大作中提到: 】
: 则个恰好我非常了解。四大在2000年初的时候,那时候招聘标准很高,清北复交,外语要求也挺高。但是,实际项目上上用到的较少,主要在面试的时候中国HR装逼而已。审计税务项目面对的都是中国甲方。
:
: 大约从2013年以后,四大江河日下,新员工来源已经是二流学校为主了,清北很罕见了,面试也要求一些外语水平,实际项目中已经基本完全没用处。当然,外语好的可能去海外firm交流的机会大一些。
: ...................
【实际项目上上用到的较少】,所有以中国客户为目标的外企,都可以这么描述
但是面试过程,依然有英语的要求,这点没有你描述的那么清淡
同时,公司内部的材料、邮件依然以英文为主。
【新员工来源已经是二流学校为主了,清北很罕见了】
这段描述里,有一个背景,就是更加集中于【工商管理类】、【应用经济类】专业的硕士
清北也一样,所以清北的硕士更多是没机会;只能说 清北的对口专业,来的比较少了
--
修改:diamonddust FROM 1.203.183.*
FROM 1.20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