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觉得这种教育理念有点过于圣母白莲花了,站在政治正确的道德高地自我陶醉。
类似的理念还有多多鼓励,大事小事都热情的表扬鼓励,导致表扬变得廉价,批评变成不可接受。
可能是度没把握好,但甩出这种原因背锅感觉有点不负责任。度在哪?如何把握?没有一个明确切实可行的答案,又如何操作?
这种理论和研究感觉过于感性,更像是个人经验的总结升华,正确与否无从验证,对于别人也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碰运气。
【 在 terexchange1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在极度打压专制的家庭长大,属于棍棒底下成长的孩子,深受其害。所以在对待我的孩子的教育方式上,采取了很多育儿书推崇的温柔而坚定的态度。从孩子出生到上小学,脾气并不好的我几乎从没发过脾气,即便是她犯了错,我也努力控制情绪,心平气和讲道理,一般她都能听进去。但最近我发现这种方式走入了另一个误区,就是她丝毫不能接受我的哪怕一丁点严厉态度。比如今天她做错题,我说这就是粗心大意造成的,下回不能这样了,她开始反问我:粗心怎么了,谁能保证不粗心?于是我批评了她,自认为态度不算过分,只是稍显严厉地说“你这种错误都犯几次了,下回能不能多用点心”,然后她就开始大哭大闹,反复质问我为什么这个态度,不依不饶,我说你错了我不能批评你吗,她说批评可以但不是这个态度,想和她对话必须像以前一样温柔,否则她绝对不接受,并且也别想让她好好和我说话!
: 我真的心头一震,突然觉得我这么多年的好脾气可能把她给惯坏了,让她现在这么敏感脆弱又任性蛮横,我知道我的教育方式可能有问题,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也不知道该如何把握温柔和严厉之间的平衡点,希望大家帮帮我。
--
FROM 123.12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