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这些挺有道理的,前提是对方的行为也符合这一逻辑
但孩子的行为有时候没啥逻辑,还有可能就是毕业了,就想换圈子了,也有可能是对方家长的要求,毕业了就清理一下孩子的朋友圈,也是有的,至于原因那可能是某次听说到这个孩子blabla,以后离远点儿这种,或者觉得这个孩子很普通,做朋友没有什么正向激励,就拜拜喽,
不去故意触碰别人的敏感与脆弱是社交的基本礼仪,
但是有时候,性格不是那么稳重或者思虑没有那么完整孩子,而面对对方确是高敏感的性格,这基本上是没法做朋友的,但是为了这样的人,以后每一句话都要三思再三思,也。。。不是不行,反正我不会这么要求孩子,如果知道对方是这样的性格,跟他打交道要多注意是真的,
删孩子的朋友圈,和删家长的朋友圈是两回事儿,大人毕竟是大人,但是大人之间它确实也有删的,haha。。。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反思对象可以是自己,可以是对方。
: 需要知道原因,是某些人敏感脆弱?还是自己无意间让别人不舒适?
: 自己的行为方式是触碰了别人的敏感?还是有压制嘲讽意味等?
: ...................
--
FROM 1.202.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