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因为我一直认为,除了中文以外的语种,没必要学到能写优美文章的地步,没必要精益求精,遣词造句都特别有范儿。那样耗费大量精力学,也耗费大量精力维持。就和学钢琴学到精通一样,付出收益比太低。毕竟普通人大概率不会以此(钢琴、写外语文章)为生。
如果人生大概率要长期在中国生活,中文造诣还是必须得达到高知水平的,这样在重要场合,说话写东西都不会很掉范儿。
加上我又觉得几岁小娃,智商还没发育到一定程度,我娃也没天赋,弄去推奥数之类的,也是付出收益比很低的一个事。
国内小学教材的内容,等智商到了一定水平,一年不到其实就能把小学那点东西学完。还不如在国外小学练练其他语种语言,更容易达到母语水平,也几乎不用多付出太多功夫。
不过因为语言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中文我是一直没放的,回家几乎每天一节中文课,周末去中文学校全天中文课,她语文能达到国内同龄人中等水平。数学超过了国内同龄人,因为我给她跳两级上的国内数学教材
【 在 puja 的大作中提到: 】
:
: 了解了, 多谢多谢
:
: 还是环境加父母努力的共同原因, 很厉害! 赞!
:
: 语言这东西, 确实小时候学到能实用的水准很重要, 以后的维持就是收益, 而不全是付出了.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Pro Max」
--
FROM 188.26.19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