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这么说吧,身为家长,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关注点是需要颠覆一下的
比如您希望小朋友有好的阅读习惯,有善始善终的行为培养,但您对娃这方面的塑造,目前根据您的困扰来看,只表现出了一种方式,那就是:要求
要求这种事儿,只是语言,不是身教,更不是引导
身教的做法是:比如日常我们自己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各种善始善终的做法,简单的诸如吃自助时个人的光盘,家里取用物品后的收纳,跟配偶聊起某个工作项目进展时的收尾时的想法和做法……
引导的做法是:首先关心孩子不想看那本书的想法,至少了解孩子当初为啥想借这本书的想法,在了解后如果您仍然希望孩子去阅读这方面的内容,那么您可以先去看看这本书,然后相当于讲悬疑故事或者挖坑似的聊天,引起娃的好奇心,他们才有去探索去阅读的动力
不知道您能不能意识到上面这些做法,有一种区别,就叫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身段关系。“要求”,是一种居高临下人生导师的态度;“身教”或者“引导”,是我们在平视孩子,将自己置身于孩子的视角来看待理解世界的方式,引导才是成人在平视孩子的起点上,展示出我们的成熟部分,某种意义上也许仍然是人生导师,但方式隐蔽且友好的多。太多家长总说要跟孩子做朋友,但任何一个人,怎么可能跟另一个身段高高在上的人做朋友呢?
【 在 yangshanee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谢。
: 同意您说的。
: 前阵另一个纠结,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有本孩子不想看,我就在是否要求他看完上纠结。
: ...................
--
FROM 39.14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