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培养孩子足够高的视点,不是拿头部成功人士来激励他,而是反向让娃认识到,伟人也是平常人,较高的智商+努力+偶然性(整体大多是必然,个体基本是偶然),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可以试一试,但不必执着。具体的目标执行上,我引导娃设置一个足够低的目标,也就是知足常乐,体面的东西大多是假象,是社会束缚个体的枷锁,目标低,人是更容易快乐知足的并保持思想独立的,同时也很少受到诱惑和利用,保有理性,积极而不执着,立于不败之地。
2,在亲子情感上,我很少情感外露,我不想输出过多的情感而致使产生情感负担及情感后遗症。眼见多少家长口蜜心剑,把孩子培养成了“白莲花”,但孩子基本的人道精神还是要有的。我非常反对口惠而实不至的夸奖、鼓励教育,我鼓励孩子就一种思路,告诉他成功其实是很平淡而简单的,当然有一系列逻辑通道,缺一不可,成功是客观存在是社会造就的必然,不是个人创造的。我教育孩子看更基质的因素,我们可以欣赏一些人的特质,但我们从没有偶像。这就是情感及认识的独立,有良好的独立精神,基本不会陷入深层的忧郁(抑郁症)。
3,理想并一定要实现,它只是我们人生选择的一个趋势。
提高我们生存的韧性,时刻准备迎接变故。大的方面中美大战甚至世界大战,小的方面就是各种变故。
【 在 inheaven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不能实现理想,或者在追求理想的路上,或者如你所说,在等待时机以静制动,这都是常态或者大概率的,毕竟能实现人生理想的有几人?
:
: 但壮志未酬下,真的能享受生物快乐吗?要享受生物快乐,又回到物质保底的生活的问题上。柴米油盐过日子是很实际的,梦想不能当饭吃。
: ...................
--
FROM 202.16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