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不跟家长说废话,我从来不“炫技”。
我当年只是为了“磨耳朵”就在原来的两小无猜网,5岁下载了好几百部不同水平不同系列的英文动画,一个T的硬盘都装满了,给孩子海量的选择,父母每天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引导和激发孩子习惯看英文动画的习惯,为什么?去平衡2到3岁母语中文的影响和习惯,因为您下手晚了,就这么简单。
但是我最反感就是“磨耳朵”了,因为那些家长没一人说过:
为了让孩子在母语弱势期可以接受“英语”,人家可能孩子从小就没看过任何中文动画,人家可能用大量的时间(包括但不限于家庭、课外班或者幼儿园)来压缩母语的接触时间到最低线等等。
他们只会一个套路,就是来吧,英语入门基本功,磨耳朵吧。
磨个头啊,大部分提问的家长的孩子都上小学了,早就进入母语强势期了,英语听力词汇远远落后于年龄,你凭什么让孩子去听远低于他认知能力的各种听力和视频语料呢,你骗谁呢,孩子不知道这个动作是学习啊。
知道了,人家怎么应付你呢,无休止的无效率的消耗时间练习听力。只能听天书忽悠家长呗,家长骗孩子,孩子骗家长,双方一起胡闹。
类似这种的多别多,各个学科都是。
哪件事是容易的,就鹦鹉学舌简单说两句最容易,实际上每种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背后都有大量的试错和成本,那些家长都不说,他们套路就是各种材料+孩子成果,完全大忽悠。
【 在 smallpapay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那么多,不就是又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又想有好效果,世界上哪里有这好事。
--
FROM 1.11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