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总是自劝,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但是对孩子我还是做不到,他应该有第二次机会的,我多说几句,就当我瞎说,你瞎听吧。
人的基本欲望里就有求知欲,尤其对小孩子。当然咱们国家现在的教育机制,并不是太多考虑个性发展心理健全的,而是更多考虑国家建设需要筛选出的某种类型材料,而已。
因此现在的这种教育体制下,就会抑制一些孩子的基本求知欲望,说简单一些,学的都是为了要考的, 而不是他成就健全人格所必须的。
环境就这么个环境,普通人家也没有能力选择不同类型的体制,定制化教育,就必须适应。
能够理解这个,就应该能够理解,他某几个学科的失败,并不代表他一无是处。有了这个思想打底,你面对他的学科成绩,可能就不会太焦虑。
你不焦虑,他无论在学校出现了什么问题,回到家都可能得到某种程度的放松。人不是机器,如果学校家庭两头磨,迟早要崩溃,何况现在的教育竞争那么激烈,何况他也不过是个半大的孩子。
越是放松的状态,才越能够持久,勉力做事情,外力一失去,必然溃败。即便是学校里的学科学习,也是一场漫长的长跑,何况是人的成长。
他不愿意面对学习,只要他有感兴趣的事情,孩子就有救。如果家长有这个格局和认识,不要太着急,带着他从最小的事情开始重启他对世界的兴趣,那他不过是比你眼中其他的孩子慢了点儿,慢了点儿又能怎样,他依然是你的宝贝啊,他不能够按照你的希望成功,你就不爱他了吗?
这些认识,本应该在他还是婴儿的时候,就一以贯之的做到,如果过去的十几年没有做到,你们现在还有机会。
慢慢来,不着急。
--
FROM 58.2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