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是这样,应该与时俱进,但是政策也是有惯性的,而且会产生利益纠葛,于各种阻力会有自己的论述。
那调整就会有幅度大小,其实很多东西双减之前就有在做,但是可能力度有限,那双减可能是一个节点,但是也不可能全部能覆盖,还是会有一小部分慢慢收圈的。
今年各区dz不就是演示了吗,闹出一定声量,但是也没有一刀切,大方面是定调的,明年会再缩圈的,不疾不徐。
我个人感觉dz是迟早要退出历史舞台的,毕竟校外机构在萎缩,校内操作越来越不方面,各种影响下,家长参与门槛也逐年提高吗,这个东西没有规模了,漏网之鱼和滥竽充数的比例就会大,干它的性价比就越来越低了,最后就是鸡肋化,而且无论是北京还是参考各地,高考才是衡量学校的硬指标,所以初中部心里底线是可以接受撤出的。
那五年级的极少数高端参与者,名正言顺的高端选拔就性价比高了呗,而且参考德国和新加坡模式,四五年级分流也有一定科学依据,那不整体分层,抓一些顶尖天赋就不太影响义务教育的公平性了。
【 在 topus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说历史上因为资源紧张而不得不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各种政策要慢慢退出了,再人为的去拉大各个学校水平就说不过去了。
--
FROM 1.11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