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跟体育竞技一样,,真正要搞,就是长期投入去拼,要先评估自己是否顶级天赋,是一万人里的top100就狠命干,其余参与者是9千9还是9万9,其实关系不大,一万人看上去多,真正目标是高中学科竞赛出成绩的,比例很小。
每年高联,包括预赛,看着不少人参加,分数出来,就知道真正搞竞赛的,没多少。那么多低分的,平时不会全身心投入,说不上是在搞竞赛。
竞争确实加剧了,主要是分子那100之间,因为客观条件越来越好,参与度,竞争程度就会越来越充分。
目标只是小升初不知道是不是受益者会更多一些。
【 在 klsy 的大作中提到: 】
: 1.为了xsc,以前信奥和奥数都可以,不过信奥也是红海了,前几天bcsp小学生去了一万人。今年和以后还有没有点招不知道。
: 2.为了以后竞赛,那就自己评估自己孩子脑子。如果是顶级就搞竞赛,不是顶级不要浪费时间,竞赛就靠天赋,努力只能决定下限。天赋够,为了竞赛信竞初一学也行,信竞要的是数学思维和部分高联组合模块知识,小奥不学不影响信竞。
: 3.只是兴趣可以学学python,图形化比较有意思。竞赛都是算法,挺枯燥。
--
修改:hfyx FROM 49.7.238.*
FROM 49.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