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目的是考察学生鉴赏文章的能力。
所以涉及两方面:
一是孩子的综合语文能力、素养
二是孩子鉴赏角度是否和出题老师同步
那训练方式不要单独做题,那样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模板和套路都是假把式,只能让孩子拿个及格分,练的越多,上限越低。
孩子应该有概念,一篇阅读理解也分为两部分:台面上的原文和台面下的出题老师读后感
重点是老师读后感,考题只是把读后感随机选出来作为考点了。
训练方式就是把阅读理解的考题,原封不动的转化为一篇读后感,整体反复读和理解,因为下次可能题干就变成答案了,任何多选题的错误答案可能都是下一篇的某道题的标准答案。
多练题感就上来了,因为老师也没有自己的鉴赏品味,读后感都是有套路的,全部来自课本上每篇课文的学法,审美品味来自于教材的专家小组意见。
题感慢慢固化后,孩子就会和出题老师同步了,最后又回到课本,从全新角度认真听每节语文课的知识了。
--
修改:naohai FROM 1.119.157.*
FROM 1.11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