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这想法就有问题,家长没想明白。
单纯走马观花溜达一圈,和逛景点没区别。
感受冲击来自于什么?对比。
清北为什么是清北?靠的那几个楼几个实验室?肯定不是。让孩子想想,是什么让清北成为清北。
带孩子进清北之前,家长要考虑再去哪些高校,选一两个对比一下。
到图书馆阶梯教室,和大学生们一起读读书上上自习,看看不同学校的同学们,都有什么样的学习状态。
能混进教学楼教室,就去听听各家教授的普及类讲座公开课,看水平是不是有差异,哪个讲得更深刻更有趣。
到球场游泳馆去,到百年讲堂大礼堂,到荷塘未名湖,看看各校同学的风气风貌。
和哥哥姐姐们聊聊天,交流交流,看看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对未来有什么规划。
最后拍些照片,简单记录一下,回来以后,让孩子自己做对比、做选择。
清北不会是所有人的目标和终点,这也不现实。
孩子们逛一圈,能学到点东西,知道自己朝哪个方向努力,就够了。
【 在 Itsrain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们说要去北京旅游,要求看清北,我说清北没啥好看的,结果他们很不满意我的说法,觉得清北很神圣,觉得孩子去了对孩子学习动力有好处。比如那个嫌弃孩子只考上TOP5初中顶级班,上进心不够没考上TOP1初中的家长,他们说也许孩子看了清北会有不同想法,不至于不在乎考什么学校了。我心想,这样的话,北京娃不是都可以考名牌大学了吗。
--
FROM 103.3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