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的家长多数也没有目标,只是随波逐流,别人鸡了,我也鸡一下。鸡到什么目标,没想过。
有意义并不需要有目标,大部分人躺着刷手机、看电影、看书、周末BBQ其实就是爱好或一时的想法,没有目标,大部分人的工作是机械的,被动的,没有目标(按时拿工资算不上目标,只能算结果),但生活就是靠这些爱好、一时兴起、机械或被动组成,但有意义。如果像某电影里有一个时间快进按钮,能跳过人生的某一段,多数人都不愿意,因为快进了才变成虚无,经历了就有意义。
如果人生一定要有目标,那多数人的短期目标就是等周末,中期目标是等年底,长期目标是等退休,终极目标是等死。
【 在 babyUnicor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情况家长追寻的意义并没有改变,鸡娃时和孩子抑郁时,家长对意义的设定都是孩子尽可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要优秀,如果达不到起码要活着。如果从孩子的角度,可能是健康时能轻松愉快地生活,抑郁后赶紧去死摆脱痛苦。虽然孩子的角度未必正确,但这种家庭显然并不认为优先考虑孩子的感受是有意义的。“目标”是一个阶段的任务,而“意义”是所有目标指向的方向。很多人没有目标,但其实所有人都有对人生意义的判断。没有目标的人本质是认为人生是虚无的,或者认为人生是被迫的,自己选的目标无法实现。
--
FROM 183.3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