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观点偏激了点。初中三年,青春期期间,孩子们的变化是很大的,三观在慢慢形成,学校、老师、同伴的作用比小学时更大一些。父母盯到初一上学期,是为了帮助孩子适应初中生活,所谓的扶上马送一程。之后,父母在学习上的助力可能就越来越小了,能让孩子一往无前的就是他在小学阶段养成的好的学习习惯、反复精进的学习方法和好成绩给他带来的学习自信。
至于之后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挫折,或是人际交往方面遇到了困难,父母再见招拆招吧。
高一阶段也比较关键,家长可以适当介入,帮助孩子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也就是说孩子需要父母的几个关键阶段,父母都应该责无旁贷地帮助孩子。
盯孩子学习,只是为了授人以渔。
我一再强调的是要帮孩子把成绩弄上去,成绩上去了,他就会给自己立个成绩好的人设了,人设出来了,他就会有自驱力了,父母帮助他学习的任务也就差不多完成了。
【 在 davisliuyi 的大作中提到: 】
:
: 老实说,父母盯出来的孩子,就算考上清北也是弱鸡。当然,父母盯出来的孩子,一般也考不上清北。我家初一,寒假娃妈还整天都在催作业,我急眼吼出了这两句话:初一还要父母催的孩子,就算考上清北也是渣,小学开始就独立自主不要父母管的孩子,就算考不上大学也能混得不差。我吼完以后,和娃妈大吵了一架,互骂SB、WBD、HD,然后孩子在娃妈催了3次共计半小时也不肯做作业之后,上桌做作业了,娃妈催促的声音消失了。然而,第二天依旧,但貌似娃妈催的声音小了,让躲在卧室看电视的我几乎听不到了。
: 这就是我家现状,是不是很惨。
--
FROM 218.10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