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一个四岁多“难养型”宝妈的育儿感悟
一年多没登录,登录就看到自己这篇帖子的回复。
https://www.newsmth.net/nForum/#!article/Children/932545522
结合最近这段时间的育儿经历,还挺有感悟的。跟大家随意聊聊。每个孩子都不同,我的心得也许并不适合大部分孩子,只是想跟我有类似问题的家长一些参考吧。
女儿上了幼儿园以后,对衣服的偏执不但没有被改变,反而有很多其他的问题。包括社交恐惧,无法融入集体生活,恐惧上幼儿园。这些在学校里的问题,外在表现就是早上从醒来开始就抗拒去幼儿园,哭闹,不开心,挑剔衣服,这个不好那个有问题。每天早上都是一场大仗,让家里的人心力交瘁。后来演变的更加严重,第一个小班学期结束之前一个月,我感觉孩子的状态都不太对了。平时是上学的时候抗拒,放学回来状态就正常了。可是年初我发现孩子晚上回来甚至都不太爱说话,也对什么东西都提不起很大兴趣。我当时的感觉就是,她好像有轻度抑郁症了。刚好那段时间新冠疫情又有反复,我就跟家里人商量说,暂时不去幼儿园了,在家里避一避疫情,顺带给孩子缓一缓情绪。在家呆了两周,她突然又感冒发烧了,那么又养病休息,等到养好了差不多也放假了,就索性彻底不去了。
在假期里,我一直思考怎么解决她不愿意去幼儿园的问题。我觉得我女儿的情况,她并不是任性或者说闹脾气,而是她真的遇到了一些问题,并且她不知道如何解决。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也许觉得这就是孩子需要自己去解决和克服的问题。但是我不是这么认为的,我觉得超出她能力范围的问题,是家长需要帮助她去克服和解决的。所以我当时决定,要帮助她,在课外时间帮她结交一个班里的好朋友。上学有个伴儿,上学就没有那么痛苦了。
--
FROM 221.223.98.*
孩子的情绪观察主要是我的个人意见,所以我的想法在执行的过程中并不顺利。首先家里其他人觉得我有点大题小做,不愿意上学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甚至我爸觉得,每个人都要学着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不应该她遇到问题就去帮她解决。我老公和公公婆婆是觉得我有点太夸张了,他们并没有觉得孩子情绪有很大的问题,也不觉得需要去课外帮她交朋友。刚好过年期间疫情也没有彻底缓和,我老公就不同意我去找班里其他小朋友的家长。我当时工作也有很多烦恼的事情,所以就一直没有行动。结果一直拖到开学前一个周末,我跟老公说,不能再拖了,不管有没有用我都要试试。我就联系了班里一个比较活跃的小朋友的家长,开学前一天,在小区里约着两个孩子一起玩儿了一会儿。而且我们准备了很多小礼物,有零食,有贴纸,小玩具等等孩子喜欢的东西。并且在去之前做了孩子的工作,让她主动分享。当天的玩耍不算很顺利,两个孩子没有太多很好的沟通,但是后来给礼物的时候,两个孩子都很开心,并且我主动跟两个孩子说明天要一起去上幼儿园。可能在礼物的渲染下,两个孩子都很开心的答应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穿衣服的时候她有点不情愿,但是也好歹同意了。但是到了幼儿园门口,她又变得很恐惧,蹲在地上不想进去,而且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就鼓励她:XXX昨天跟你约好了今天一起呀,她还在里面等着你跟她一起玩儿呢。而且昨天你说了要给他带一个小礼物,你一会儿进去要给她呀。听了这些话,孩子没那么抗拒了,有点不是很情愿的走进了幼儿园。
当天下午放学之前,我约了另一个孩子家长,放学以后也在外面玩儿了一圈。回家的时候孩子很开心,这时候我就知道方向应该是对的。她希望有朋友,只是不知道怎么去交朋友。
--
FROM 221.223.98.*
第二天早上,她就表现的比第一天情绪好很多了,没有什么抗拒感。然后早上我跟她说,昨天礼物没有送给小朋友(她装在口袋里忘记了),今天一定要给她哦。她很开心的答应了。到了学校门口,她还是犹豫了一下,但是我提醒她礼物还在口袋里,她想了想就主动走进去了,然后还跟我挥手再见。晚上放学的时候,情绪明显很好,看到我很开心。而且这一天我也发现了他们班里一个小朋友,每天放学都会在外面玩耍,我就带着她,每天固定的跟那个小朋友在外面玩上两个小时再回家。这一步是一个大跨越,因为我不可能每天要求别的家长带孩子跟我们玩儿。像这样课外自然的呆在一起玩耍的形式特别促进孩子的感情。
而我,也变成了一个孩子王。不是推着她去玩儿,而是变得跟个小孩子一样,陪伴几个孩子一起玩儿。有玩具,有好吃的,想要哄好几个孩子简直太容易了。在这个过程中,女儿的性格明显也开朗起来了。而且不只是我,幼儿园老师也说,这孩子这个学期转变太大了。上个学期她上学都是游离状态,不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这个学期不但积极的参与班里的活动,有一天还主动跟幼儿园老师说:我喜欢上幼儿园。
孩子的改变,家里其他人也明显感觉到了区别。首先就是早上起床收拾不再费劲,不别扭不闹腾,不再挑剔衣服。放学回来状态也明显不同,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就是一个四岁的没有任何压力的孩子该有的模样。我也终于松了一口气,看来我做的是对的,要不然不可能有这样好的转变。
--
FROM 221.223.98.*
我写这篇帖子就是想说,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所谓不适应期,都是背后有原因的。对我女儿来说,不懂得社交不会交朋友,就是一个很大的坎。也许有的孩子天生能力比较强,但对于像我女儿这样的孩子来说,可能家长要稍微帮助她一下,怎么样交朋友,甚至帮她先交到一个或者几个好朋友,剩下的让她慢慢来。而实际上,我也只能在课外帮她,幼儿园里如何跟别的小朋友打交道,还是要让她自己来。
另外,除了前面提到的内容,我们家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我也做了处理。
第一个就是,她很怕学校有一本灰兔子的书。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她就是看到了觉得很可怕。我就引导她:你知道兔子喜欢吃什么吗?是胡萝卜和白菜对不对?XXX(她的名字)喜欢吃白菜和胡萝卜吗?(我女儿不喜欢吃)孩子说:不喜欢。我说:那就没关系啦。灰兔子就是想吃你的白菜和胡萝卜,如果你不喜欢吃,就不用怕她呀。然后还引导她一个动画片里的情结:兔子是很怕人的,只要人出现,兔子就吓得跑回家了。
讲完这个故事,她就没那么害怕灰兔子了。也好像理解了她是比兔子要厉害的,兔子没什么可怕的。
第二个是她会有特别强烈的不安全感。上学第一天,老师说,别的孩子都是说:我要爷爷,我要奶奶,我要妈妈。我女儿说:妈妈不要我了! 我也很奇怪,因为我很早就跟家里人说绝对不可以说不要他,把他扔掉之类的话。我不知道她为啥会这么想。后来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解决的。因为她生气的时候喜欢说反话,比如:把妈妈扔了,意思其实是想说:妈妈不喜欢我了,妈妈想把我扔掉。我就跟她说:你要把我扔了呀,那你以为你把我扔了,我就找不到你了吗?你把我扔到垃圾桶里,我会从垃圾桶里爬出来,拿着西瓜皮去把你扣住。你想跑也跑不了,你去哪儿我都能抓住你。
后来发展到全家都有各种工具去抓她。爷爷用簸箕,奶奶用锅,爸爸是鸡骨头-_-||总之就是让她知道,她不会丢,她不管去哪儿,我们都能找到她。我还让她把手放在胸口,感受心跳。我问她:你摸摸,是不是扑通扑通的,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她迷茫的看着我。我说:这个是追踪器!我给你装了追踪器,你不管去哪儿,我打开手机,就能找到你!
然后我女儿瞬间被点亮了,就说:嗯,拿着西瓜皮抓我!后来她就手舞足蹈的,特别高兴。我当时也感觉,她内心终于踏实了。她知道不管去哪儿,她都不会被我们弄丢了。
--
FROM 221.223.98.*
很赞!
--
FROM 91.114.208.*
跟我女儿很像,但我做不到你这么用心,很棒的妈妈,孩子真幸福
【 在 Pathos 的大作中提到: 】
很赞!
--
FROM 117.136.0.*
你真是太棒了。也给了我很多启发,我儿子刚上幼儿园,现在梦话都是抗拒的
--
FROM 120.24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