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最近总听到的一种说法
这里面儿女双全的是最麻烦的,需要父母非常高的情商。
对于两个孩子非常难平衡,大的和小的更容易偏向小的,调皮的和乖的就容易忽视乖孩子的心情。哪怕大人再怎么小心,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也可能在孩子心里面留下很深的记忆。
哪怕大的再乖,多了一个人也会多分出去一份爱,他也会感受到。大的本来也到了该独立的时候,有了小的反而会让大的心理年龄降低。本来是培养老大的独立性,结果老大会将其归咎为小孩的出生。本来应该分床睡了,因为老二的出生,老大也会要求一起睡。
更何况中间增加了性别的差别。可能大人觉得是公平的,但孩子却将其归咎为性别的原因。男的多分一点,女的不愿意。女的多份一点,男的不愿意。两个人一样多,男的女的都不愿意,一个觉得男的就应该多,另一个觉得将来养老还得靠女的。
就算两个孩子都培养的非常好,价值观都很正确。女婿和儿媳妇又会插一杠子。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家庭子女不同配置带来的幸福感不一样,最幸福的是两个女儿的,最悲催的是两个儿子的。
: 当然,这种说法带着戏谑,因为普遍共识是女孩比男孩贴心,尤其是长大之后。但我总觉得这个说法是建立在索取的基础上,也就是孩子养大后希望从子女那里获得回报。如果从一开始就抱着静待花开的心态陪伴孩子成长,把孩子看作独立个体,就像纪伯伦说的那样,其实不论是哪种配置,只要是健康的宝宝,都是一种幸福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3」
--
FROM 211.99.12.*
这是对女儿多大的伤害啊
要是是我,儿子有的,女儿一定得有,两个还得一样大。当然,因为我是爸爸,要是妈妈可能不会这么想
【 在 Missing7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父母只买得起一套房子,基本是给儿子买的,没女儿的份。。。觉得女儿嫁个有房子的就好了
--
FROM 211.99.12.*
均分太难了,你不可能把每一分钱都均分。你可能在大的资产处置上进行了均分,彩礼和嫁妆也做到了一分不差。但是,可能孩子只是记得小时候你给对方多买的一根糖,多买的一个冰淇淋,两个梨里面的大小分配。
就算实物上你能完全公平,情感上能完全均分吗。可能一个孩子特别调皮,你花费了大量时间在调皮孩子身上,你觉得你做的没有问题,但是孩子可能会将其归咎到性别身上。
这种情况完全要考父母的高情商和良好的教育化解。
但是,未来的女婿和儿媳妇你能摆平吗。好,假设你能把小辈摆平,那你能把亲家和连襟摆平吗。
如果是同性的话,他们就算有再大的意见,也不会把不公平归咎到性别上
【 在 qnh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没明白,俩孩子均着分有什么问题吗?
--
FROM 221.216.116.*
现在大部分人都不在意染色体,染色体只是挂在女拳口上的武器。
染色体被发现是十九世纪的事情,但是男女平等却要早很多。
拿染色体说事情的,都是傻
【 在 biotech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生物学的传承只有Y染色体是不变的,所以验是谁谁的子孙是验男不验女
: 换个角度,生女儿,那第三代姓什么?还有后吗?
: 当然现在zz正确都不能说,抚慰底层乐于生女儿,贡献生殖力量也是蛮不错的,毕竟花费少成本低
: ...................
--
FROM 221.216.116.*
因为女拳是一个放大器。
你说的这些不公平,那么仅仅局限在局部。
一旦有了性别之分,那么,你就被人拿着放大镜在火下烤了
【 在 Irene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不觉得如果不能均分的话,是不是同性别有什么关系。
: 如果都是同性别,但是做不到均分,难道俩孩子就没有想法了?那想法不是更伤人吗?哦,爸妈不是因为性别才区别对待我俩的,他们就是因为我们本身而区别对待的,有偏心呗!
: 为什么妯娌之间矛盾最大,不就是这样的嘛,比如哥哥娶媳妇没给彩礼,弟弟娶媳妇要了一大笔彩礼,然后就是扯不尽的皮,还有哥哥多给带了几天娃,弟媳妇又不爽了…
--
FROM 211.99.12.*
是啊。均分太难了。
那么,这种不公平里面到底是父母的疏忽,还是父母掺杂了男女性别?
哪怕你大人再有理,作为孩子,他会怎么想?
这种不公平经过性别之分之后,对孩子的伤害进行了放大。
拿分梨打个比方,如果都是同性,那么大人可以很轻松的说大孩子应该让着小孩子,让小的吃大梨,但是如果大的是女孩,小的是男孩呢,你还会这么理所当然的说吗。或者,如果同性,父母可以说大孩子吃得多应该吃大梨,小孩子吃得少应该吃小梨,但是恰巧大孩子是男孩呢。
有了性别之分,父母做什么都要把性别在脑子里面过一下,还能做出不掺杂男女性别的决定吗?
【 在 Irene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也知道均分太难了,那么难道同性别的做不到均分就没想法了?
: 稳重的觉得父母偏心会闹的,内向的觉得父母偏心外向的,读书时觉得父母偏心成绩好的…
: 这里面哪一项杀伤力不比性别大?
: ...................
--
FROM 211.99.12.*
我不否认儿女双全的好处,只是太需要父母的高情商和良好的教育了。
如果有儿有女,那么父母做什么事情都会想一下性别。哪怕刻意的做到公平,也会在脑子里面将男女进行了一遍分析。那么,在想的过程中,到底掺杂性别的因素了没有,到底掺杂了多少比例?
就算父母做好了,儿女会不会想呢?他们是真的释怀还是假装释怀呢?
【 在 Irene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于每个人每个家庭,局部就是整体。
: 女权之类的,网上看看就好了,真正日常生活中,这都排不上号。
--
FROM 211.99.12.*
对啊。有各种因素。
但是,嘴甜的那个恰巧是男孩呢?就像《都挺好》里面。
可能苏明玉的母亲喜欢老二主要是因为他嘴甜,重男轻女的因素可能只有一成。
但是苏明玉却认为重男轻女的因素是九成,甚至十成,她一辈子都无法释怀
【 在 Irene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做决定之前老是要把性别过一遍的才是性别不平等的体现吧。
: 不公平其实就是偏心呗,父母有的喜欢老大因为什么都是第一次,有的喜欢最小的因为太弱小了需要更多的呵护,还有的喜欢长得好看的,有的喜欢会来事的嘴甜的…
: 我不觉得因为这些原因被父母偏心的会比因为性别而被父母偏心的心里会好过些…
--
修改:toni8 FROM 211.99.12.*
FROM 211.99.12.*
好吧,我这些说法里面可能会被人引申出歧视的误解。
虽然我的本意是,儿女双全获益很多,但是需要父母付出很多,要把两个孩子当成同性来对待,尽量少的掺杂性别的因素。
【 在 Irene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偏不偏心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被偏心的一方不管自己想什么原因都不改变偏心的事实和程度,想找性别的原因也可以,想找性格的原因也可以,想找出生顺序的原因也可以,只要偏心的程度是确定的,不管找哪种原因都无法改变受伤害的程度。
: 人格上被偏心比性别上被偏心就能分出个好坏低劣来?
:
: ...................
--
FROM 211.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