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孩子比较亲阿姨
一岁多点,晚上是阿姨和妈妈一起带睡,但是大部分是阿姨哄。哄睡什么的也是阿姨。感觉孩子越来越亲阿姨。本来想开始自己带了,但是还有个老大要管,力不从心。想问问过来人,这种情况,孩子以后还会亲妈妈吗,等阿姨走了,孩子会不会留下点心理阴影啥的
-----------------------------------------------------------
另外再补充下,我也想自己带老二睡,但是老大现在也要我们陪睡,那大家有好的方法能带俩孩子一起睡吗,床咋摆呢?一张大床加2个小床?
--
修改:haipig FROM 106.120.199.*
FROM 106.120.199.*
会有一些影响。还是自己带的好。但,跟阿姨亲也不意味跟妈妈就不亲,只是孩子的世界里 多了一个亲妈级别人物。或者说,孩子会把阿姨当第一抚养人
--
FROM 219.141.222.*
能自己带当然会自己带了,只是白天要上班,下班看老大,老二确实只能交给阿姨了
【 在 joannay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会有一些影响。还是自己带的好。但,跟阿姨亲也不意味跟妈妈就不亲,只是孩子的世界里 多了一个亲妈级别人物。或者说,孩子会把阿姨当第一抚养人
--
FROM 106.120.199.*
过来人表示不会的。我家老二阿姨从满月开始带,10月断奶后阿姨带睡。到3岁多。期间也是挺黏阿姨,但是3岁多有次阿姨回家一个多月,从此疯狂黏妈妈。四岁以后重新和妈妈姐姐睡。亲子关系未受影响。一点经验吧,平时多跟孩子表达感情,假期等阿姨回家时多带带孩子。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在 haipig 的大作中提到: 】
一岁多点,晚上是阿姨和妈妈一起带睡,但是大部分是阿姨哄。哄睡什么的也是阿姨。感觉孩子越来越亲阿姨。本来想开始自己带了,但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FROM 36.112.195.*
那我还能放心些。。。其实平时周末只要有空,我都带老二的,就是哄睡哄不着,只让阿姨哄
【 在 xiaoyerushu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过来人表示不会的。我家老二阿姨从满月开始带,10月断奶后阿姨带睡。到3岁多。期间也是挺黏阿姨,但是3岁多有次阿姨回家一个多月,从此疯狂黏妈妈。四岁以后重新和妈妈姐姐睡。亲子关系未受影响。一点经验吧,平时多跟孩子表达感情,假期等阿姨回家时多带带孩子。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 ...................
--
FROM 106.120.199.*
亲妈妈基本没问题。但是阿姨走的时候肯定不适应。你们那时候多陪他
我家老二从小就是姑姑带的,我倒是陪睡。不过那时候老大刚上小学又皮,我的经历大部分在老大身上。孩子和姑姑特别亲。3岁多正好赶上疫情,姑姑就不来了。孩子开始的时候总是问是不是大病毒没了姑姑就回来了。。。一直问到去年,今年不怎么问了。不过偶尔还是会说一下。现在和我和爸爸都很亲
【 在 hai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岁多点,晚上是阿姨和妈妈一起带睡,但是大部分是阿姨哄。哄睡什么的也是阿姨。感觉孩子越来越亲阿姨。本来想开始自己带了,但是还有个老大要管,力不从心。想问问过来人,这种情况,孩子以后还会亲妈妈吗,等阿姨走了,孩子会不会留下点心理阴影啥的
--
FROM 58.60.1.*
我尝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享一些儿童心理学关于依恋的理论:
依恋是指婴儿与主要抚养人(通常是妈妈)的社会性联结,婴儿在3个月大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不怕生人,因为这个时候他还没有建立对母亲的特殊的依恋情感,而差不多3-6个月开始,孩子开始表现对母亲的偏爱,外部反应就是对母亲和其他人的反应不一样。依恋关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关系的模板,尤其是亲密关系。临床上,你可以从一个人的亲密关系模式去看到他的依恋关系如何。
建立依恋的过程主要有:喂养、陪玩、哄睡、洗澡、拉屎撒尿
如果这些都是阿姨做的,那么肯定在孩子的心理阿姨是第一依恋对象。有些孩子跟妈妈玩的很好,但是一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就找阿姨/奶奶,也说明在孩子心里,阿姨/奶奶是第一依恋对象。
只要孩子有心理上的妈妈,对孩子的成长就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但这里有一个问题:阿姨(奶奶)能否一直都在?如果阿姨走了,那么孩子体验的就是类似“妈妈不要我了”这种被抛弃感。第一个阿姨走了,孩子要与第二个阿姨重新建立关系,然后第二个阿姨又走了,孩子就会再一次体验被抛弃...通常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也是很缺乏安全感的。
咨询中,这种类似的个案挺多的,即便是自家老人带大的孩子,孩子早晚也会体验这种被抛弃感。曾有来访一直和奶奶生活,在中学的时候奶奶去世了,回到父母身边生活,但至今10几年过去了,他依然觉得自己是孤独的,跟父母关系很好、很融洽,但用他自己的话说“总是隔着点什么”。
对于您来说,还有老大要管,确实精力有限,那么咱们可以合理的规划一下自己的精力分配,把有限的精力花在最关键的事情上。比如陪睡、陪玩两件事要自己做,那么其他洗衣做饭等孩子看不见的事情,可以让阿姨做。
【 在 hai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岁多点,晚上是阿姨和妈妈一起带睡,但是大部分是阿姨哄。哄睡什么的也是阿姨。感觉孩子越来越亲阿姨。本来想开始自己带了,但是还有个老大要管,力不从心。想问问过来人,这种情况,孩子以后还会亲妈妈吗,等阿姨走了,孩子会不会留下点心理阴影啥的
--
FROM 125.33.207.*
之前听过一句,就是 谁跟孩子一起睡,孩子就是谁的。看了您这个分析,看来确实是这样啊,陪玩我也陪的少,还没有陪睡
【 在 Carrie947372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尝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享一些儿童心理学关于依恋的理论:
: 依恋是指婴儿与主要抚养人(通常是妈妈)的社会性联结,婴儿在3个月大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不怕生人,因为这个时候他还没有建立对母亲的特殊的依恋情感,而差不多3-6个月开始,孩子开始表现对母亲的偏爱,外部反应就是对母亲和其他人的反应不一样。依恋关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关系的模板,尤其是亲密关系。临床上,你可以从一个人的亲密关系模式去看到他的依恋关系如何。
: 建立依恋的过程主要有:喂养、陪玩、哄睡、洗澡、拉屎撒尿
: ...................
--
FROM 106.120.199.*
我家娃,阿姨出去一下就开始哭……
【 在 hai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岁多点,晚上是阿姨和妈妈一起带睡,但是大部分是阿姨哄。哄睡什么的也是阿姨。感觉孩子越来越亲阿姨。本来想开始自己带了,但是还有个老大要管,力不从心。想问问过来人,这种情况,孩子以后还会亲妈妈吗,等阿姨走了,孩子会不会留下点心理阴影啥的
--
FROM 114.250.178.*
没关系的,孩子的依恋对象关系是可以改变的,如果陪伴的多,孩子也会慢慢把您当做第一依恋对象。只要能在阿姨走之前完成这个替换,就不会对孩子造成太大影响。
【 在 hai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之前听过一句,就是 谁跟孩子一起睡,孩子就是谁的。看了您这个分析,看来确实是这样啊,陪玩我也陪的少,还没有陪睡
--
FROM 125.3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