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求助,请别删)小孩呼吸道感染频繁,怎么回事?
我身边也有类似楼主的朋友,看病方面非常焦虑、非常纠结,原因是追求确定性答案,对试错和风险的容忍度极低。
楼主还与我朋友类似,对医学、健康、保健缺乏知识和理解,导致陷在一些医疗细节里出不来。
首先,楼主对免疫力低可能有误解,“免疫力低”于“免疫疾病”是两码事:
1)免疫检查没问题说明没有“免疫疾病”(有免疫疾病麻烦可就大了);
2)“免疫力低”是免疫系统是正常的,没有免疫疾病,但属于亚健康,对抗细菌、病毒的能力不强;这种情况,免疫检查没问题,但自己能有感觉,因为容易生小病。
很多回帖建议孩子多运动、看中医,其实就是针对提高免疫力。
第二,医生说法不一致的情况很常见,我们需要有一些常识:
不同医生意见的价值并不相等,专业性越高的医生,他意见的价值更高;
比如,关于西医治疗,西医大夫更权威(不要听中医大夫对西医治疗指手画脚);
反之,关于中医治疗,中医大夫更权威(西医大夫经常不让患者看中医,纯属傲慢无知,不要理他)。
比如,楼主家的情况,儿科内科(耳鼻喉科方向?)的医生怀疑是慢性扁桃体炎,但三甲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说没有扁桃体炎,就应该以后者为准,因为后者的专业性更高。
至于儿科的男医生建议不要切扁桃体,女医生建议切扁桃体,可以听听,但专业价值都不高。
当然,以上标准不是绝对的,因为人体很复杂、当前的医学认知尚有限、医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有时小大夫很认真,判断是对的;大专家很忙,判断是错的)。
因此我们要结合自己的感受,综合多个大夫的建议进行再判断;
也就是说,不能不听大夫的,也不能全听大夫的;
我们自己是看病的中心、第一决策人,我们自己要尽量懂这个病,也要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在此基础上做决策。
--
FROM 211.99.12.*
第三,看病要敢于试错
比如洗鼻子,我母亲今年闹了两次鼻窦炎,大夫都让洗鼻子。
她第一次鼻窦炎不重,洗鼻子感觉不舒服(头疼加重),自己就停了。
她第二次鼻窦炎很重,鼻涕塞得睡不着觉,我就让她再试试洗鼻子,开始效果很好,鼻子通气了就能睡安稳觉,但后来洗鼻子又加重头疼;
于是我们权衡的结果:如果鼻涕很多就洗鼻子,否则就不洗。
久病成医,实践出真知,很多有经验的患者比医生更懂应该如何用药;
自己多试试,比对着各种信息冥思苦想,有效多了。
这就是完美主义者(追求确定性答案、对风险零容忍)容易纠结的原因。
第四,如果是我,会如下做:
1)首先,如果专科大夫一致认为是慢性扁桃体炎、需要手术切掉,那我肯定听大夫的;
但现在不是这种情况,就先保守治疗,不切扁桃体;
2)从提高免疫力着手,一方面找中医看看,开始可能找不到好中医;但多打听、多尝试,应该慢慢能找到好中医;
3)另一方面,增加运动:冬天不适合户外,就找点室内运动,比如淘宝有卖原地打的乒乓球,不行就做平板支撑、原地跑,反正先运动起来,再一步步改进;当然,等孩子病好了再运动,运动是一项长期策略;
4)至于哪种抗生素适合、是否洗鼻子,自己多试试就知道了;
5)以上尽量做,坚持1~2年,如果还是不好,也许真是扁桃体的问题,那时再多咨询几个大夫,可以考虑切掉扁桃体;毕竟切扁桃体的人也不少,也都活着好好的,不是不能试错。
--
FROM 211.99.12.*
此外,补充一点个人建议,建议补充益生菌:
长期用抗生素的孩子容易菌群失衡,菌群失衡容易有害菌增生,陷入恶性循环;
网上买益生菌种子,自己做酸奶,长期吃,对很多反复感染的人非常有效;
多吃这种自制酸奶,好处非常多。
总结,看病,特别是大病、疑难病,其实非常考验人,考验人的知识面、认知能力、三观等;
因为人体是复杂的、人类对疾病的认知尚有限,看病的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
就算是顶尖医生给guo jia zhu xi看病,也是试着来的(其实跟对百姓差不多),很难一看就准、一治就好。
看疑难病,非常考验人,需要做很多决策,类似管理企业或投资决策。
需要充分搜集信息、甄别信息与正确判断、果断决策、有效执行,反复修正。
祝福楼主在这个过程中,疗愈孩子,也自我成长。
--
FROM 211.99.12.*
楼主加油!记得加上益生菌。
抗生素与益生菌的关系,我是专门上课学过,知道益生菌的神奇力量,不可小觑;
益生菌特别适合长期用抗生素、反复感染的孩子;
且简单易行,一定要试试,多试试。
【 在 insul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宝贵的时间码字指导,感激!!
: 小孩夏天一直骑自行车锻炼直到10月,这期间没啥问题。
: 到11月气温下降后就呼吸道感染。目前因为上体育课摔倒导致外脚踝骨折(目前好了能自己走路但还是有点痛所以没继续体育锻炼)。等她脚完全康复后继续骑车。(骑车是因为她体重偏重一些,跑步对她膝盖可能不好所以骑车)。
: ...................
--
FROM 211.99.12.*
早上打喷嚏,揉鼻子,眼睛红,这就是典型的过敏性鼻炎;
我多年的过敏性鼻炎,就是这个症状,也没有持续流鼻涕。
当然,过敏性鼻炎,是可以不管的,因为没有治本的药物。
我自己的体会,经常运动、免疫力较好时,过敏症状就轻,甚至没有;
身体亚健康时,过敏症状就炎症。
说到底还是免疫力的问题,免疫力除了锻炼,情绪也很重要,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
家长自己放轻松,不鸡娃,孩子也容易放轻松。
【 在 insul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孩子呼吸道不感染的时候,两个鼻子都是通气的,就是早上打喷嚏,揉鼻子,眼睛红。我问过医生,说是没其它症状就先不管。(因为听说过敏性鼻炎严重的话会持续鼻塞流鼻涕,但我家不是)
:
--
FROM 211.99.12.*
确实如此,中老年人是因为膝关节软骨增生慢,磨损赶不上新生,所以跑步膝盖容易出问题。
小孩子,新生非常快,大体重跑步,膝盖也没事的。
【 在 SHUOT 的大作中提到: 】
: 跑步对膝盖不好是想多了
: 这么大小孩哪那么容易不好
: 因为耐力不够根本也跑不了多少
: ...................
--
FROM 211.99.12.*
推荐用益生菌做酸奶,国内“川秀”的菌种好像产品比较多,其它牌子应该也可以。
一般说,菌种比较多的,比较好。
我自己是听了金锋老师的课,买他家的酸奶种子,自己做酸奶;
单一菌种,但是效果很好。
买一次种子,小心点做,可以做很多年,算零成本。
我第一次尝试后,多年的咽炎(比较重,一直治不好)一周就好了,很神奇。
其实,益生菌是制造一个环境,这个环境有利于其它有益菌繁殖,不利于有害菌繁殖。
所以,不同的益生菌都能达成这个结果,不一定非要那个菌种;
也不一定哪个牌子的更好。
但量要够,不能太少,每天至少250ml酸奶;
而且要坚持,因为人体经常变化,最好能养成喝酸奶的习惯。
酸奶是个好东西,最好能坚持(除非酸奶过敏的人)。
按金锋老师的说法,自己做的酸奶,比超市卖的更好;
但是我感觉,有条件自己做酸奶更好,没条件就买酸奶喝,应该也有效果。
【 在 insul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白。挂水多后也吃了益生菌,到没有坚持吃。看来可以多吃一点。请问这个有品牌推荐吗?
--
FROM 211.99.12.*
感觉您是优秀患者!
把自己病的前因后果都搞明白了。
我感觉,稍复杂的病,其实很多大夫都搞不明白;
很多大夫(包括知名专家)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照本宣科”,只能说得清楚专长的部分、指南写明的部分;
如果两个病糅在一起,又比较少见,指南里没写、科室没培训的情况,大夫一般都说不清楚。
这种情况,要么运气好,恰巧碰上见过类似病历,且搞明白的大夫(这些都是肯钻研,肯用心的好大夫);
要么患者自己多咨询、多思考,整合多个大夫的信息、自己的感受,靠自己搞明白(一般是患者突然“悟”了)。
这也不怪医生,毕竟人体复杂,医学认知尚有限;
但看病并不容易,特别是疑难杂症,对患者或家属要求很高;
所谓“久病成医”,很多患者对自己病的理解,超过大夫,因为他是真的用心了。
【 在 polyacap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是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后滴漏,造成扁桃体发炎
: 我家之前一样的症状,
: 鼻子一有症状就喷内舒拿,然后吃小二切诺排鼻窦里的鼻涕,如果嗓子还疼,吃六神丸,这3一起上,应该不用挂水
--
FROM 211.99.12.*
不好意思,笔误:炎症=严重。
“身体亚健康时,过敏症状就严重”。
我的过敏比较单纯,从来没引发炎症。
我感觉有个版友说的对,你家是过敏引发鼻涕倒流,刺激了扁桃体,容易发炎。
是两个(小)病搞在一起,所以比较让人迷惑。
【 在 insul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提到的“身体亚健康时,过敏症状就炎症”
: 这个炎症指的是什么?会喉咙疼白细胞高吗?我小孩就是这样的症状。
--
FROM 211.99.12.*
可以的。
以后如果想用金锋的种子做酸奶,可以私信我。
【 在 insul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白了。我去买哪种零糖的酸奶给小孩喝,或者直接益生菌
--
FROM 211.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