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的中医方子,任何一个都可以拿出来,哪一个给出了“有效率”吗?念过大学的要问一问为什么
中医是2000多年前发展出来的东西,《黄帝内经》《金匮要略》是汉代之前的人写的。
你相信陈胜吴广同时代的人能教现代人“医学”吗?还能教现代人如何“调”身体?西安的兵马俑可以看看去,想想他们能不能教现代人“医学”
明确告诉你,各种“中医调理”是否有效,没有一例有统计数据支持,就算一例也可以啊,告诉你一例都没有。
各个电视台那些所谓的“养生堂”之类的节目,全都是伪科学集中营。那些穿着旗袍大褂在电视上煞有介事讲“阴阳平衡”的所谓“养生专家”全都是骗子,一个例外都没有
不信的话我给你一个具体的例子: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推出的“中医名师”张必清,你可以搜搜这个人,看看是什么东西。这可以北京电视台隆重推出的
“中医调理”是捏造出来的概念
中医的“阴阳五行”是伪科学,跟麻衣手相,八卦,排八字,易经,同样的文化垃圾
中医无非是拿各种植物实验,归纳出哪些对啥病好像有效,然后把病分成几类,把植物分成几类。那一类植物对症那一类药。
五行与脏腑的对应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五行学说就是用来解释人体内部以及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
木:对应肝脏,主疏泄,调节情绪和气机。
火:对应心脏,主血脉,掌管全身血液循环。
土:对应脾脏,主运化,负责消化吸收。
金:对应肺脏,主气,负责呼吸和水液代谢。
水:对应肾脏,主藏精,掌管生长发育和生殖。
中医对疾病的分类
中医的疾病分类不是简单地用金、木、水、火、土来划分,而是通过多种维度进行辨证。其中,五行确实是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因为它与脏腑紧密相连。
中医诊病的核心是辨证论治,即通过观察、问诊、把脉等方式,把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归纳为某种“证候”,然后根据这个证候来确定治疗方案。
主要的疾病分类方法有:
八纲辨证:这是中医最基础、最核心的辨证方法。它把疾病分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类别,可以概括所有疾病的病理变化。
脏腑辨证:根据病变所在的脏腑进行分类,比如肝火上炎、脾虚湿盛、肾阴亏虚、心气不足、肺气不宣等。这种分类与五行学说紧密相关,因为五行与五脏相对应,通过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可以解释脏腑之间的病理传变。
病因辨证:根据导致疾病的原因进行分类,如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外邪,以及情志、饮食、劳逸等内伤因素。
气血津液辨证:根据气、血、津液三者在人体内的病理变化进行分类,比如气虚、血瘀、津伤、痰饮等。
你相信这样荒唐的“医学”吗?
【 在 GeRiYa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从小吃饭慢,上小学后,吃饭甚至班上倒数一二。努力了两三年,到现在还是吃得慢,一顿饭盯着吃也要花半小时以上,不盯着就不知道吃到什么时候了。胃口一直不怎么好,从来没有爱吃好吃的东西。
: 前阵子被他一顿午饭气得终于下决心带去医院治一治,看能不能调理好脾胃,增进食欲。
: 在好大夫上搜的5分好评的某中医院主任医生,开始了两周一次的调理脾胃。
: ...................
--
FROM 120.24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