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ISC-V代码密度相比Cortex-M差距明显
用不了。SWD是ARM的标准。
【 在 peterpark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啊
: 为什么他们不用标准的swd接口啊, 这算事实标准了吧
: 不用swd标准接口的还有新唐(Nuvoton)和乐鑫 非常讨厌
: ...................
--
FROM 180.111.50.*
RSICV的代码密度问题目前无解,也不是compiler的问题,目前确实就是这个样子的。
【 在 spad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己的Xboot工程,在ARM的M0/M3/M4/M23/M33平台下面,全部可以在7kB闪存以内实现,
: 几个架构差异不大,7kB闪存普遍剩余一两百个字节。
: 最近把它移植到RISC-V上,芯片型号GD32VF103CBT6,同样的一套代码,使用gcc编译,
: ...................
--
FROM 180.111.50.*
所以说riscv目前还不足以对arm构成威胁。
【 在 spad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代码密度差个10%的话也就算了,差了近40%这个就有点太多了。
: 毕竟器件都是按照FLASH容量定价格的,本来32kB的ARM芯片能搞定的,换RISC-V得选64
: kB的芯片了,省下来的核心授权费搞不好买没有多出来的FLASH贵。还是Cortex-M香。
: ...................
--
FROM 180.111.50.*
这个是商业上的问题,目前risc-v的芯片竞争还不够充分,所以终端上目前riscv也毫无价格优势。
如果不是这波芯片荒,gd32vf系列比同规格的gd32f系列还要贵一点。
【 在 spad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RISC-V同规格芯片能便宜20%,那对用户也是好事,至少多一个选择。
: 不过这个目前在终端售价上还完全看不出来。
:
: ...................
--
FROM 180.111.50.*